患上宮頸癌后越早進行宮頸癌的診斷就可以越早的進行宮頸癌的治療,對控制宮頸癌的癌細胞擴散是十分有益的,可以幫助患者更加有效的接受治療。那應該如何進行宮頸癌的診斷呢?下面就請專家為大家講講宮頸癌的診斷方法。
一般,宮頸癌的診斷方法有:
1、陰道鏡檢查
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巴氏ⅲ級以上、tbs法鱗狀上皮內病變,均應在陰道鏡下觀察宮頸表面病變狀況,選擇可疑癌變區行活組織檢查,提高診斷準確率。這是常見的宮頸癌的診斷方法。
2、宮頸和宮頸管活組織檢查
這種宮頸癌的診斷方法為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得的確診提供了的依據。宮頸無明顯癌變可疑區時,可在鱗-柱交接部的3、6、9、12點4處取材或行碘試驗、陰道鏡觀察可疑病變區取材作病理檢查;所取組織應包括一定間質及鄰近正常組織。若宮頸有明顯病灶,可直接在癌變區取材。宮頸刮片陽性、宮頸光滑或活檢陰性,應用小刮匙搔刮宮頸管,刮出物送病理檢查。
3、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
這種宮頸癌的診斷方法應在宮頸移行帶區取材,行染色和鏡檢。臨床宮頸細胞學診斷的報告方式主要為巴氏五級分類法和the bethesda system(tbs)系統分類。巴氏五級分類法是1943年由g.n.papanicolaou提出,并被廣泛認可,作為宮頸細胞學的常規檢查方法,沿用至今,是一種分級診斷的報告方式。tbs系統是近年來提出的描述性細胞病理學診斷的報告方式。 巴氏ⅲ級及以上,tbs分類中有上皮細胞異常時,均應重復刮片檢查并行陰道鏡下宮頸活組織檢查。
以上解讀的就是常見的宮頸癌的診斷方法,希望對患者有所幫助。要是被診斷為患上宮頸癌一定要立即去醫院接受治療,以免病情不斷的惡化,給患者帶來更加嚴重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