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浸潤癌由于特殊的解剖部位、易于暴露、易于檢查的特點及長期臨床經驗和較好的治療效果,宮頸浸潤癌的診斷并不困難,主要依據患者的主訴即臨床癥狀、臨床體征、病史詢問、全身檢查、盆腔檢查及輔助檢查等。
一、檢查
1、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目前是國內、外發現早期宮頸癌最有效的檢查方法。由于早期癌患者大多數沒有癥狀,臨床檢查時醫生單憑肉眼觀察很難辨認有無腫瘤的存在,因此早期癌很少能及時被發現。宮頸暴露于陰道頂端,易于觀察和取材,所以目前在臨床對凡已婚婦女,婦科檢查或人群防癌普查時都常規進行陰道脫落細胞檢查,作為篩查手段。
2、碘試驗:將濃度為2%的碘溶液直接涂于子宮頸和陰道黏膜上,觀察碘染色的情況,不著色處為陽性,以幫助提供活檢的部位。此方法在無條件開展陰道鏡檢查的地方,當宮頸細胞涂片檢查異常或臨床可疑時,可以借助碘試驗幫助發現異常部位。
3、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SCC):當腫瘤細胞產生的蛋白進入血液循環時,可以從周邊血液測出這些蛋白的含量,作為一種腫瘤標志目前在臨床較廣泛使用。SCC主要存在于鱗癌成分的宮頸癌中,與臨床分期、腫瘤大小及預后有關。
4、陰道鏡檢查:陰道鏡是一種內窺鏡,在強光源下用雙目立體放大鏡(6~40倍),一般放大20倍左右直接觀察宮頸上皮和血管的細微形態變化。凡陰道(宮頸)脫落細胞學巴氏Ⅱ級以上、ASCUS或宮頸上皮內低度瘤變以及臨床可疑癌或癌前病變時均應進行陰道鏡檢查。目的是協助定位活檢,提高取材的陽性率。此外亦可用于宮頸癌術后、放療后的隨診觀察。
5、活體組織檢查:宮頸癌在臨床所進行的各項檢查都是診斷所需的重要環節,但是活體組織檢查是診斷子宮頸癌最可靠的依據。進行活體組織檢查時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6、膀胱鏡、直腸鏡、腎圖、腎盂造影、胸片、骨盆像等:近年來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越來越多地用于臨床診斷和鑒別診斷(不作為臨床分期依據)。CT掃描可以協助臨床了解盆腔及腹主動脈旁淋巴結的情況,而MRI檢查可以協助臨床辨認宮頸癌與正常宮頸的差異。
二、鑒別診斷
應與宮頸感染性疾病鑒別。組織病理學過去的概念:診斷浸潤癌的標準是看基底膜是否有破壞,以后有的學者發現無論是特殊染色或電鏡觀察,均證實基底膜的完整與否并不是鑒別浸潤的可靠指標,因為增殖的基底細胞和炎細胞均可破壞基底膜。目前認為間質反應是鑒別浸潤癌的一個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