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基本病因是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起病隱襲,幼年即可發病,待表現出血管狹窄、供血不足的癥狀時,多已達到纖維化的嚴重程度,早期動脈粥樣病變,通過消除危險因素應用某些藥物可使動脈粥樣斑塊消退,但對晚期已出現復雜病變的動脈粥樣斑塊則毫無效果。所以生活中我們要了解冠心病預防方法的知識,及早的預防疾病很重要。
冠心病預防方法的知識為您介紹如下:
1、控制血糖
控制好血糖可使冠心病的發生率明顯下降,不外乎做好糖尿病教育與心理治療、飲食治療、藥物治療和糖尿病檢測,使血糖維持在基本正常水平。
2、戒煙
香煙含有尼古丁、焦油及一氧化碳等對人體有危害的物質。吸入尼古丁后,可使周圍血管及冠狀動脈痙攣,血壓增高,心肌耗氧量增加。還可直接損傷血管內皮,使血流減慢,血液粘滯性增大,纖溶酶活性降低,影響冠狀動脈的供血,引起心律失常的發生。因此吸煙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為了防止冠心病的發生和發展,戒煙刻不容緩。
3、控制高血壓
把血壓控制在滿意水平,血壓下降到19/11Kpa(140/85mmHg)或更低有益,無風險。心肌梗死后的患者也應把血壓降至上述的滿意水平;有糖尿病和尿中可檢查出蛋白的病人,血壓控制更應嚴格,降至16~17/10.6Kpa(120~130/80mmHg);老年高血壓患者,也應遵循以上標準。單純收縮壓增高的危險性大于舒張壓增高,應認真治療控制。除用一般的降壓藥以外,在日常生活中,食物宜清淡,防止食入過多的鹽類。應多吃蔬菜、豆類等食物,避免飲酒和肥胖,并適當運動,保持精神愉快。
4、調節血脂
調節血脂可降低發生冠心病的危險性。膽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的危險率減低2%~3%,在膳食結構中,要保持傳統的低脂肪、低鈣、低鹽的特點,使血脂指標保持在正常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