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還有部分朋友對冠心病的危害沒有正確的概念認識,其實冠心病的早期預防是很重要的,如果預防措施運用不到位,很可能誘發意外的發生,甚至造成生命危險。那么,冠心病患者在平時需要注意什么呢?求醫專家建議如下,希望各位朋友能健康生活。
睡前喝杯溫開水可預防心梗
心肌梗死的發生時間有一定規律性,一年當中以冬春寒冷季節發病率最高;一周當中以周一發病率最高;而一天當中清晨最容易發生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清晨6點至午間12點是全天最危險的時刻。人從睡眠狀態轉入清醒狀態有一個交接的階段,這時機體各臟器的適應性較差,再加上睡眠期間人體比較缺水,血液黏稠度增加,所以這時最容易發生急性心肌梗死。心臟病猝死發病快,在第一時間很難得到救治,因為心臟驟停、大面積心肌梗死的最佳搶救時間不會超過5分鐘。所以,關鍵還是預防。
不少人晚餐進食油膩食物較多,而夜間睡眠時間長達6~8小時,機體容易缺水,血液中紅細胞、血小板等有形成分的密度相對增大,血漿滲透壓升高,血流速度減慢,可促進血小板在血管壁的黏附、聚集,使急性心梗等心血管事件的危險上升。所以,心血管病患者不要怕夜間多尿,應養成在睡前喝杯溫開水的好習慣,降低血液黏稠度。綠茶有較強的抗氧自由基、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作用,冠心病患者也可以適當飲用。
常吃大魚大肉易引發冠心病
冠心病患者應該遵守“男腰90女腰80”的健康原則。因為女性如腰圍尺寸超過80厘米,男性超過90厘米,就意味著有較高患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腰圍超過了這個標準,如果還在血壓、血脂或血糖中的任何一個指標偏高,就說明患有代謝綜合征,他們在人群中約占20%。
“大魚大肉和吸煙是造成冠心病的主要原因。”冠心病最重要的發病誘因是不當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冠心病患者宜選擇散步、慢跑、太極拳、騎自行車或健身車、游泳等“有氧運動”,提高機體的攜氧能力,提高心肺功能。
冠心病患者的自我調整方式
1、遇事要想得開,放得下。過于精細、求全責備常常導致自身孤立,而這種孤立的心理狀態會產生精神壓力,有損心臟。冠心病患者對子女、對金錢、名譽、地位以及對自己的疾病都要坦然、淡化。
2、遇事心平氣和。冠心病患者往往脾氣急躁,故易生氣和得罪別人。必須經常提醒自己遇事要心平氣和,增加耐性。
3、掌握一套身體鍛煉和心理調節的方法。如自我放松訓練:通過呼吸放松、意念放松、身體放松或通過氣功、太極拳等活動,增強自身康復能力。
4、要寬以待人。寬恕別人不僅能給自己帶來平靜和安寧,有益于冠心病的康復,而且能贏得友誼,保持人際間的融洽。所以人們把寬恕稱作“精神補品和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