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關節炎患者一般不引起功能殘廢,有少數患者終身無癥狀;大多數患者癥狀局限于關節;極少數患者因壓迫神經根,引起相應的肢體神經根痛或傳導感覺異常。有神經癥狀者,多數經過休息或治療可恢復,僅個別遺留神經元性癱瘓。還有極個別患者因椎動脈受壓,可出現腦缺血癥狀。如處理及時、有效,這些癥狀可得到控制。個別骨關節炎患者也可以出現關節局部破壞,并導致功能障礙和畸形。
診斷
根據癥狀和放射學表現,不難診斷。老年人逐漸發生的非對稱性關節痛,疼痛在休息后可緩解,層起出現短暫的關節僵硬,多無全身癥狀,x線表現關節間隙變窄,骨整形成和軟骨下骨硬化或囊腫,無其他明確原因者,原發性骨關節炎可以診斷。
輔助檢查
1、關節滑液檢查,從關節滑液可發現關節積血、微生物和尿酸鹽結晶,對創傷性關節炎、感染性關節炎和痛風性關節炎具有確診價值,特別是對一些難以診斷的單關節炎,有時需要行關節腔穿刺抽取滑液檢查。
2、對于伴有發熱及多關節疼痛的患者應查血常規、血沉及c反應蛋白檢查,以排除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和感染性關節炎,骨關節炎患者的血常規檢查無異常改變,但伴有急性滑膜炎的患者可表現為輕度的異常。
3、關節鏡與滑膜活檢,關節鏡可直視病變,并可切取滑膜組織用以病理檢查,還可在關節鏡下做一些治療如游離體摘除和滑膜切除等,但是,對大多數骨關節炎患者并不需要此項檢查。
4、影像學檢查。影像學檢查主要有:①x線片,②ct,③磁共振檢查等。
分類標準
1.1986年膝OA診斷標準。
(1)臨床表現,膝關節疼痛加下列3條中的l條以上,年齡>50歲,僵硬<30min,有骨擦音。
(2)x線改變,骨整形成。
2.1990年手OA診斷標準 手疼痛或侶硬和具備下列4條中的3條:
(1)l0個被選關節中2個或更多關節骨性肥大。
(2)掌指關節腫脹小于3個。
(3)2個或更多遠端指間關節骨性肥大。
(4)10個被選關節中至少1個有變形。
注:10個被選關節為雙側第2、3近端和遠端指間關節及雙手第l腕掌關節。
3.1991年硫OA診斷標準 髖關節疼痛和下列3條中至少有2條:
(1)血沉(魏氏法)<20mm/h c
(2)X線檢查示股骨或髖臼骨贅。
(3)X線檢查示破關節間隙變窄。
骨性關節炎會嚴重危害和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骨性關節炎的危害最大的是活動多、負重大的關節,如手指、膝、髖、頸椎、腰椎、踝等部位。比如:手的骨關節炎,手疼痛或有手周圍軟組織紅、腫、疼痛或壓痛;不能提重物。出現骨性關節炎時,應該引起足夠重視,積極的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