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軟骨的變性、破壞及骨質增生為特征的慢性關節病。臨床上以中老年發病最常見,女性多于男性。病理特點為同灶性關節軟骨的退行性變,軟骨下骨質變密(硬化),邊緣性骨軟骨骨贅形成和關節畸形。中醫認為本病,因慢性勞損、受寒或輕微外傷所致;另外因年老體弱、肝腎虧損、氣血不足而致,屬于痹證范疇。在診斷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時,有以下診斷方法,具體如下。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可根據臨床表現來診斷
1、發病緩慢,多見于中老年肥胖女性,往往有勞累史。
2、膝關節活動時疼痛加重,其特點是初起疼痛為陣發性,后為持續性,勞累及夜間更甚,上下樓梯疼痛明顯。
3、膝關節活動受限,甚則踱行。極少數患者可出現交鎖現象或膝關節積液。
4、關節括動時可有彈響、磨擦音,部分患者關節腫脹,日久可見關節畸形。
5、膝關節痛是本病患者就醫常見的主訴。其早期癥狀為上下樓梯時的疼痛,尤其是下樓時為甚,呈單側或雙側交替出現,是出現關節腫大,多因骨性肥大造成,也可關節腔積液。出現滑膜肥厚的很少見。嚴重者出現膝內翻畸形。
依據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體征與檢查來診斷
1、膝髕處有明顯壓痛,股四頭肌可見萎縮。
2、x線攝片可見脛、股骨內外髁、髁間棘增生及髕韌帶鈣化。
3、髕骨研磨試驗陽性。
4、實驗室檢查,血、尿常規均正常,血沉正常,抗“O”及類風濕因子陰性,關節液為非炎性。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診斷依據
1、膝關節有反復勞損或創傷史。
2、多發于老年人,癥狀多是逐步加重,可因勞累、外傷而突然加重。排除風濕病、類風濕性關節炎、膝關節嚴重創傷(如骨折、半月板損傷等)、下肢畸形及關節感染。
3、膝關節疼痛和發僵,早晨起床時較明顯,括動后減輕,活動多時又加重,休息后癥狀緩解。
4、有典型的膝關節疼痛癥狀伴關節活動受限。上下樓梯疼痛及半蹲位膝部疼痛加重。
5、有以下典型癥狀:膝關節腫脹,有時內、外側關節司隙有壓痛或叩擊痛;關節活動有彈響磨擦音,關節攣縮或股四頭肌萎縮。
6、x線片,可見骨關節邊緣增生,關節間隙變窄,韌帶鈣化,脛骨髁間刺變尖,有時可見骨質疏松,有時可見關節內游離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