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化社會的與日俱增,伴隨而來的是各方面的壓力。近年來,肝癌的并發率正在成倍上漲。以下是給您提供的肝癌的診斷方法:
由于肝癌早期沒有任何癥狀表現,肝癌診斷的方法一般很少,現在人們總是等到上腹疼痛難熬、食欲每況愈下、臉色蠟黃等有明顯癥狀時,才到檢查自己肝是否出現問題,而此時一旦檢出肝有問題,也都是到了中晚期。而用檢測基因的方法,人們如果肝有任何疾病,就可以在平時體檢中得到篩查、發現、診斷,早期就可以得到有效治療,以延長生命周期,提高生活質量。專家提醒:所有市民都應堅持定期體檢,一旦發現任何異常情況,請及時到正規就診,以免錯過最佳的治療機會。
肝癌并發癥腦病的診斷不難,以下幾點可作診斷依據:1、晚期肝癌患者,出現一系列精神、神經異常征象,如意識改變、睡眠到錯、撲翼樣震顫、昏迷等。2、可由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出血、繼發感染、過量放腹水、大劑量利尿劑的使用。手術創傷、應用損害肝臟物及高蛋白飲食等原因誘發。3、合并肝硬化失代償患者有明顯誘因而出現上述癥狀。4、血氨增高>59μmol/L。5、腦電圖有明顯異常改變,如出現節律變慢,出現β波,兩側同時出現對稱的高電壓慢波。數字連接、數字標字試驗、搭積木試驗,簽名試驗為主,此類試驗均有助于早期診斷。
胚胎期,甲胎蛋白合成位主要在肝和卵黃囊。胚胎早期即已合成,20周達到高峰,其后急劇下降,出生后1-2周消失或僅存微量,常規方法測不出。當肝細胞癌變時,又重新獲得產生甲胎蛋白的能力,因此,甲胎蛋白可在肝癌時升高。甲胎蛋白對肝癌的早期診斷有重要意義。肝細胞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增高,可在肝區疼痛、消瘦、乏力、肝大等表現前出現。肝癌普查中發現甲胎蛋白陽性的病例中,多數人無任何自覺癥狀。3-5個月后,上述癥狀和體征才陸續出現。因此,甲胎蛋白能早期發現肝癌。
原發性肝癌(PLC,以下簡稱肝癌)的早期診斷至關重要。從20世紀70~80年代起,由于血清甲胎蛋白(AFP)、實時超聲顯像和CT的逐步普及和廣泛應用,大大促進了肝癌的早期診斷。由于早期診斷率明顯提高,手術切除率隨之提高,預后亦獲得明顯改善,肝癌的診斷,尤其是早期診斷,是臨床診療和預后的關鍵。
就早期診斷而言,對于患者的肝病背景應予充分重視。我國95%的肝癌患者具有乙肝病毒(HBV)感染的背景,10%有丙肝病毒(HCV)感染背景,還有分患者HBV和HCV重疊感染。
對下列危險人群應特別加以關注:中老年男性中HBV載量高者、HCV感染者、HBV和HCV重疊感染者、嗜酒者、合并糖尿病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者。此類人群在35~40歲后,每6個月應定期進行篩查(包括血清AFP檢測和肝臟超聲檢查);當出現AFP升高或肝區“占位性病變”時,應立即進入診斷流程,嚴密觀察,力爭早期作出診斷。
還是希望您能來院咨詢,為您提供更好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