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患者發病后,若是不加注意會被誤診為肝膿腫,從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但根據患者癥狀表現,或者借助CT檢查,一般能夠正確區分肝膿腫與肝癌,肝膿腫大致可分為3類,分別為細菌性肝膿腫、阿米巴肝膿腫及不典型肝膿腫,應如何分別區分這3類肝膿腫與肝癌呢?
1.細菌性肝膿腫與肝癌的區分
細菌性肝膿腫往往是因為膽道炎癥或敗血癥沒得到有效控制,細菌經膽道逆行進入肝臟,或者經血液循環進入肝臟,在肝臟中形成膿腫,細菌性肝膿腫多見于男性,主要癥狀有寒戰、高熱、肝區疼痛、肝大及壓痛,且會出現白細胞升高。
可通過B超或CT進一步確認,顯示病灶中央液性暗區和周圍炎癥水腫,一般不難與肝癌鑒別。
2.阿米巴肝膿腫與肝癌的區分
阿米巴肝膿腫是阿米巴腸病最常見并發癥,是一種叫阿米巴原蟲的微生物所引起的,以長期發熱,右上腹或右下胸痛,全身消耗及肝臟腫大壓痛、白細胞增多為主要表現,有些患者會出現黃疸,但一般較輕微。
B超或CT檢查可顯示肝臟下緣鈍圓,有充實感,質中堅,結合癥狀,可與肝癌較好區分。
3.不典型肝膿腫與肝癌的區分
所謂不典型肝膿腫,即發病原因、癥狀表現等不十分明確,特別在病程初期,易和甲胎蛋白陰性而又有中心壞死的肝癌混淆,造成誤診。
此時應結合患者病史,如若有發熱或菌痢病史且伴有白細胞增高,則一般為肝膿腫,給予抗感染治療,病灶會在短期縮小;若患者有乙肝或肝硬化病史,白細胞少有升高,則多為肝癌引起。
對仍然無法確診的患者,可考慮做肝穿刺檢查以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