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肝癌是一種常見的腫瘤疾病,一般具有典型臨床表現的肝癌的診斷并不難,但往往己到肝癌晚期。因此,對凡有肝病史的中年、尤其是男性患者,如有不明原因的肝區疼痛、消瘦、進行性肝大者,應作肝癌的相關檢查,爭取早期診斷。
肝癌患者的診斷方法如下:
1、影像學檢查:應用B型超聲波檢查,能發現直徑2厘米左右的病變,可顯示腫瘤的大小,形態,所在部位以及肝靜脈或門靜脈內有無癌栓等,操作簡單易行,是目前較好有定位價值的非侵入性檢查方法;CT檢查分辯率相對高,可檢出直徑約1.0厘米左右的早期肝癌,診斷率高但費用較貴。
2、甲胎蛋白測定:一般當影像學檢查懷疑是早期肝癌時,甲胎蛋白可作為輔助診斷檢查,是用免疫方法測定產生的胚胎性抗原,有一定的敏感性,其診斷標準為:
①檢查AFP定量〉400ug/L且持續1個月者;
?、贏FP由低濃度逐漸升高且不降者;
?、跘FP〉200ug/L持續2個月以上并排除并能排除妊娠,活動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性腫瘤等即可診斷為肝細胞癌。值得提醒的是:不能根據甲胎蛋白是否正常來肯定或排除肝癌的可能,因為在臨床中發現也有部分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并不高,因此應相互結合才能更精確的檢查出早期肝癌,將疾病控制在萌芽狀態。
3、血液酶學檢查:肝癌病人的血清檢測中γ-谷氨酰轉肽酶,堿性磷酸酶和乳酸脫氫酶的同功酶等??筛哂谡7秶?,但由于血液酶學檢查缺乏特異性,多作為肝癌的輔助診斷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