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怎么確診?肝癌即肝臟惡性腫瘤,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肝臟惡性腫瘤起源于肝臟的上皮或間葉組織,前者稱為原發性肝癌,是我國高發的,危害極大的惡性腫瘤;后者稱為肉瘤,與原發性肝癌相比較較為少見。繼發性或稱轉移性肝癌系指全身多個器官起源的惡性腫瘤侵犯至肝臟。一般多見于胃、膽道、胰腺、結直腸、卵巢、子宮、肺、乳腺等器官惡性腫瘤的肝轉移。肝癌怎么確診?
原發性肝癌的病因及確切分子機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認為其發病是多因素、多步驟的復雜過程,受環境和因此雙重因素影響。流行病學及實驗研究資料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黃曲霉素、飲水污染、酒精、肝硬化、性激素、亞硝胺類物質、微量元素等都與肝癌發病相關。繼發性肝癌(轉移性肝癌)可通過不同途徑,如隨血液、淋巴液轉移或直接侵潤肝臟而形成疾病。
肝癌從第一個癌細胞在肝臟內形成發展到患者有自覺癥狀,大約需要2年的時間。在此期間,患者可無任何癥狀或體征,僅有少數患者可出現食欲減退、上腹悶脹、腹痛、乏力、食欲不振等癥狀,還有一些患者可出現輕度的肝腫大、黃疸和皮膚瘙癢。但在一般情況下,這些癥狀很難被人們所重視,因此臨床上很多肝癌患者往往在發現時其病情就已經進入了中、晚期。
1.肝組織學檢查證實為原發性肝癌者
2.肝外組織的組織學檢查證實為肝細胞癌
臨床診斷
1.如無其他肝癌證據AFP對流法陽性或放免法AFP>400mg/ml持續四周以上并能排除妊娠活動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腫瘤及轉移性肝癌者
2.B型超生顯像可顯示直徑2cm以上的腫瘤,對早期定位檢查有較大的價值;電子計算機X線體層攝影(CT) 可顯示直徑1.0cm以上的腫瘤;放射性核素掃描 能顯示直徑3-5cm以上的腫瘤;其它X線肝血管造影、核磁共振像對肝癌診斷有一定價值。
3.影像學檢查有明確肝內實質性占位病變能排除肝血管瘤和轉移性肝癌并具有下列條件之一者:
①AFP>20mg/ml②典型的原發性肝癌影像學表現③無黃疸而AKP或r-GT明顯增高④遠處有明確的轉移性病灶或有血性腹水或在腹水中找到癌細胞⑤明確的乙型肝炎標志物陽性的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