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早期并無明顯特征,這種疾病生活中人們并不了解,但近幾年肝血管瘤的發病率逐漸上升,這就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肝部血管瘤是一種良性腫瘤,以肝海綿狀血管瘤最常見。肝血管瘤的癥狀一般是單發的,多發生在肝右葉,約10%左右為多發,可分布在肝一葉或雙側。
肝血管瘤的癥狀主要有因腫瘤增大后而出現的肝大、包塊及壓迫癥狀,早期多無癥狀。診斷上主要根據B超、增強CT、增強MRI、核素掃描以及肝動脈造影檢查確診。它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多數發現于成年人,多見于30~~60歲,女性多于男性。以前認為單個居多,自從超聲顯像問世以來,所觀察到的常為多個。肝左右葉均可發生,以右葉較多見。肝血管瘤常在B超檢查時偶然發現。如果靜止不發展,無任何自覺癥狀,一般無生命危險。
很多肝血管瘤患者無明顯不適癥狀,多在健康體檢常規行B超檢查或行腹部手術時被發現,當血管瘤直徑增大至5cm以上時,可能出現一系列的癥狀,包括:
(1)腹部包塊
包塊有囊性感,無壓痛,表面光滑或不光滑,在包塊部聽診有時可聽到傳導的血管雜音。
(2)胃腸道癥狀
可出現右上腹隱痛和不適,以及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噯氣、食后飽脹和消化不良等。
(3)壓迫癥狀
巨大的血管瘤可對周圍組織和器官產生推擠和壓迫。壓迫食管下端,可出現吞咽困難;壓迫門靜脈系統,可出現脾大和腹水;壓迫肺臟可出現呼吸困難和肺不張;壓迫胃和十二指腸,可出現消化道癥狀等。
(4)肝血管瘤破裂出血
可出現上腹部劇痛,以及出血和休克癥狀,是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多為生長于肋弓以下較大的肝血管瘤因外力導致破裂出血者。
(5)其它
游離在肝外生長的帶蒂血管瘤扭轉時,可發生壞死,出現腹部劇痛、發熱和虛脫。也有個別病人因血管瘤巨大有動靜脈瘺形成,導致回心血量增多和加重心臟負擔。
溫馨提示:工作中及做家務活動時防止過度用力,不要手持重物,不宜做劇烈運動,以免增加腹腔壓力,引起瘤體破裂出血。
【參考文獻:《肝膽外科診療與風險防范》《肝臟腫瘤外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