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性關節炎給很多患者的健康帶來損害,這十分不利于我們的正常生活,我們想要盡快的遠離痛風關節炎疾病的折磨,我們要及時的掌握患者的病情,避免疾病的惡化給我們帶來傷害,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學習一下痛風關節炎的臨床診斷知識。
痛風性關節炎的鑒別診斷:
1、痛風性關節炎常發生于40歲以上男性,女性僅約占5%。主要侵犯周圍關節,反復發作。首次發作多為第一蹠趾關節,此后可累及跗、踝及手部等關節。
2、關節痛常在夜間突然發作,受累關節紅腫、皮溫高,劇痛、壓痛及運動障礙,體溫高。數日后癥狀減輕,進入間歇期,關節功能正常。
3、晚期在耳廓,尺骨鷹嘴及受累關節附近,可見到大小不等痛風石,破潰流出石灰狀的白色尿酸鹽結晶。
4、實驗室檢查:血尿酸增高。急性發作期可有白細胞增高,血沉增快,痛風石穿刺可見尿酸鹽結晶。
5、X線檢查之表現可助診斷:早期關節囊腫脹,爾后出現骨端出現圓形,或半圓形邊緣銳利的穿鑿樣缺損。晚期關節間隙變窄,關節邊緣骨質增生,關節強直,可伴有脫位和病理性骨折。
痛風性關節炎的臨床檢查:
1、血、尿常規和血沉,血常規和血沉檢查急性發作期,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升高,通常為(10~20)×109/L,很少超過20×109/L。中性白細胞相應升高。腎功能下降者,可有輕、中度貧血。
2、血尿酸測定,急性發作期絕大多數病人血清尿酸含量升高。
3、尿尿酸含量測定:在無嘌呤飲食及未服影響尿酸排泄藥物的情況下,正常男性成人24h尿尿酸總量不超過3.54mmol/(600mg/24h)。
4、關節腔穿刺檢查,偏振光顯微鏡檢查,普通顯微鏡檢查。
5、痛風結節內容物檢查:對于痛風結節進行活檢或穿刺吸取其內容物,或從皮膚潰瘍(潰瘍【譯】:是皮膚或黏膜表面組織的限局性缺損、潰爛,其表面常覆蓋有膿液、壞死組織或痂皮。)處采取白堊狀粘稠物質涂片,按上述方法檢查,查到特異性尿酸鹽的陽性率極高。
溫馨提示:患者應保持理想體重,超重或肥胖就應該減輕體重。不過,減輕體重應循序漸進,否則容易導致酮癥或痛風急性發作。碳水化合物可促進尿酸排出,患者可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米飯、饅頭、面食等。
【參考文獻:《臨床醫學概論》、《骨科康復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