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發生于支氣管粘膜上皮亦稱支氣管肺癌。是種很常見的疾病,它的發病率居于癌癥之首,特別是一些男性朋友最易患上肺癌,當然了肺癌一定要通過科學的檢查才能查出來的,下面我們來看看肺癌是怎樣檢查出來的。
(1)X線檢查
X線檢查是肺癌的診斷之一。包括胸部透視、X線胸片、胸部CT掃描等多種方法。通過X線胸片檢查可以了解肺部腫瘤的部位和大小。普通X線胸片可以比較清楚地顯示腫瘤的密度、邊界、胸膜改變、中心液化等特征,故一般先拍胸部X線平片,進一步檢查時再作胸部CT掃描,在了解病變的位置、與周圍臟器的關系,胸膜小結節或少量胸腔積液、節段性肺不張、縱隔各組淋巴結腫大、肺部微小轉移灶等方面胸部CT 掃描優于普通X線胸片。
(2)痰細胞學檢查
多數原發性中心型肺癌病人在痰液中可找到脫落的癌細胞,并可判定癌細胞的組織學類型。因此痰細胞學檢查是肺癌的診斷最有效的方法。為了提高檢出率,從咳痰起始就要重視,要從肺的“深”部咳出真正痰液,而不僅僅是唾液口水。近年來薄層液基細胞學技術使痰液細胞學檢查的陽性率大大提高。
(3)纖維支氣管鏡檢查
可直接觀察支氣管內膜及管腔的病理變化情況。發現癌腫或癌性浸潤時,可鉗取部分異常組織供病理切片檢查,或吸取支氣管分泌物作細胞學檢查,以明確診斷和判定組織學類型。手術前常規進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可幫助外科醫生判斷病變部位并決定切除范圍。
(4)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
適應于外周型病變且其他方法又未能明確組織病理學診斷的患者,此操作較安全,并發癥較少。獲得病理學診斷的概率在惡性腫瘤中為74%~96%。
(5)電視縱隔鏡檢查
肺癌是怎樣檢查出來的?這類肺癌的診斷主要用于確定是否有肺癌縱隔淋巴結轉移。用其驗證胸部CT和PET-CT提示縱隔淋巴結可疑轉移的病例,臨床發現:經電視縱隔鏡和外科手術證實,有20-30%CT和PET-CT提示縱隔淋巴結轉移的病例屬于假陽性。
(6)轉移病灶活體組織學檢查
晚期肺癌病例已有鎖骨上、頸部、腋下等處表淺淋巴結轉移或出現皮下轉移結節時,可切取轉移病灶組織作病理切片檢查或穿刺抽取組織作涂片檢查,以明確診斷。多在外科門診手術室完成。
(7)顱腦核磁和全身骨掃描
以除外腦轉移和全身多發骨轉移。
(8)正電子發射計算機體層掃描(PET和PET-CT)
對于胸部CT不能明確診斷的肺部結節和縱隔腫大淋巴結,PET和PET-CT有著獨特的優勢。由于目前不在醫保報銷目錄內,故不作為常規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