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醫學沒有能力使骨性關節炎的病程逆轉,所以骨關節炎的主要療法是非藥物治療。其首選方法是要實施正確的生活方式,包括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調節飲食,減輕體重,增強肌肉力量以及相關的物理治療等等。
預防關節疼痛請注意以下相關內容
1、注意走路和勞動的姿勢,不要扭著身體走路和干活。避免長時間下蹲,因為下蹲時膝關節的負重是自身體重的3~6倍,工作時下蹲(如汽車修理工、翻砂工)最好改為低坐位(坐小板凳),長時間坐著和站著,也要經常變換姿勢,防止膝關節固定一種姿勢而用力過大。
2、走遠路時不要穿高跟鞋,要穿厚底而有彈性的軟底鞋,以減少膝關節所受的沖擊力,避免膝關節發生磨損。
3、騎自行車時,要調好車座的高度,以坐在車座上兩腳蹬在腳蹬上、兩腿能伸直或稍微彎曲為宜,車座過高、過低或騎車上坡時用力蹬車,對膝關節都有不良的影響,應加以克服。
4、參加體育鍛煉時要做好準備活動,輕緩地舒展膝關節,讓膝關節充分活動開以后再參加劇烈運動。練壓腿時,不要猛然把腿抬得過高,防止過度牽拉膝關節。練太極拳時,下蹲的位置不要太低,也不要連續打好幾套,以防膝關節負擔過重發生損傷。
5、解除思想壓力,適當休息:幫助病人正視疾病,樹立信心。不可使關節過度負重、受潮、受涼。避免久站、久坐,不要讓關節處于某一體位時間過長。
2、消除關節勞損的因素:多坐車,少行走,少登山、爬樓梯等。
6、適度運動:根據具體情況在病情允許的范圍內進行正確、適當的體育鍛煉。有益的鍛煉包括:游泳、散步、騎腳踏車、仰臥直腿抬高或抗阻力訓練及不負重位關節的屈伸活動,過度鍛煉可加重骨性關節炎。有害的運動是增加關節扭力或關節面負荷過大的訓練:如爬山、爬樓梯或下蹲起立等活動。不要長時間處于一種姿勢,更不要盲目地做反復屈伸膝關節,揉按髕骨,抖晃膝關節等。
7、飲食療法:進食高鈣食品:以確保骨質代謝的正常需要。老年人鈣的攝取量應較一般成年人增加50%左右,宜多食牛奶、蛋類、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必要時要補充鈣劑。多食高量維他命D食物,維他命D者可以幫助鈣質的吸收所致。故要多服含D的乳制品或鈣片以幫助鈣質的吸收。
8、盡量不穿高跟鞋,保護關節不要受到損傷;
9、多曬太陽,注意防寒濕,平時一定注意關節的保暖,穿戴護膝或彈性繃帶,對保護膝等關節十分有益。
10、盡量避免身體肥胖,防止加重膝關節的負擔,一旦身體超重,就要積極減肥,控制體重。
溫馨提示
增加多種維生素的攝入,維生素C片劑為抗氧化劑及Ⅱ型膠原合成的基本需要,高抗氧化劑的攝取特別是維生素C,可能保護關節防止骨性關節炎進展,故口服維生素C有益。其他如A、B1、B6、B12、C和D以及建造骨質必要的元素,如礦物質如鈣、鎂、硒、鋅鋅以及膠質的食品等適當增加攝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