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出生就有髖關節脫位,是現在并不少見的情況。對此作為父母就要注意了,要了解如何預防寶寶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準媽媽在懷孕期間就應該要做好對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預防。
孕婦懷孕期間不要彎腰曲身干活。盡量讓丈夫干活。以避免出生后的孩子得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在懷孕期間的10個月里,孕婦要仰坐,孕婦不要彎腰曲身干活。
此病為新生兒期的常見畸形疾病,做好早期發現,診斷,及時處理,大多可獲得良好療效。
如果在孩子行走后才發現此病,那么就要采取一系列的手術治療。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治療越早越好,如果在嬰兒期治療,孩子將來走路正常,也不會在以后的生活中有什么影響。但是如果耽誤了治療,就有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跛行,或是髖關節炎。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預防注意:自行檢查的方法
首先觀察新生兒下肢的外形,可見兩側,臀部增寬,大腿短粗,小腿細長,如為單側脫位,我們可看到兩側腹股溝的皮紋長短不一,而且患側臀部及大腿皮紋也會增多、加深,會陰部增寬。如發現上述情況,可再進行以下試驗,以進一步確定有無髖關節脫位。
1、讓新生兒平臥,將其兩足齊平,兩踝部靠攏,然后屈膝約90°。如發現雙膝高低不平,則是由于股骨脫位后上移引起,高側則為脫位側。
2、讓新生兒平臥,使其屈膝、屈髖各90°(成直角),然后握住毛毛雙膝外展,如為正常,應雙膝外側能夠觸及床面。如有脫位,則不能觸及床面。有的在外展至75~80°時會突然有一彈跳感,以后才觸及床面。
3、蛙式試驗:在西方一些發達國家,每個新生兒娩出后,助產士都必須對其做一次蛙式試驗,讓孩子仰臥在桌面或床上,將其雙腿髖、膝關節各屈曲90度,再使兩腿外展。若兩膝能同時接觸桌面為陰性;如哪條腿的膝外側不能平放在桌面上,就有脫位的可能。這是早期發現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最簡便的檢查方法。
4、小兒開始學步走路時:如發現小兒步態是斜行像螃蟹爬,或兩側一搖一晃,像鴨子走路一樣,但患兒不覺疼痛時照樣蹦跳。
5、與正常兒相比,患兒屁股有些翹,正面觀察整個骨盆呈菱形,說明股骨頭不在髖臼內,而在髖臼外上方。如發現以上情況,應考慮是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可能,及時到醫院骨科檢查,并做X線拍片,檢查髖臼發育情況及股骨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