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受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折磨,我們需要積極面對“盤腰龍”,不可輕視。如何積極面對呢?得了帶狀皰疹,首先不要害怕,要知道此病為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除了嚴重的疼痛,不會危機生命。此病毒的初次感染表現為水痘,水痘痊愈后,此病毒潛伏在體內的神經節處。當患者免疫力下降(感染、勞累、精神打擊、應用放療化療、免疫缺陷病等)時,此病毒再次被激活,侵犯某根或某幾根神經,產生疼痛,沿著這些受累的神經出現皮疹。其次,應該前往醫院進行規范的治療,可以說治療得越及時發生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可能性越小。
何為積極的治療呢?皮膚科往往僅關注皮膚上的皰疹,使皰疹盡快消退,預防局部感染固然重要,早期治療疼痛對預防帶狀皰疹后神經痛更重要。治療方法主要包括藥物及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的主要措施是早期應用抗病毒藥物,定時、定量地應用溫和鎮痛劑,如對乙酰氨基酚和非甾體抗炎藥。三環類抗抑郁藥不僅可減輕疼痛促進睡眠,早期應用可以降低皰疹后神經痛發生的可能性。非藥物治療主要為局部神經阻滯和物理治療。
是不是說發展為帶狀皰疹后神經痛就沒有辦法了?客觀地說,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治療的確存在一些困難,但也不是無藥可治。臨床上有很多被疼痛折磨了數年的患者,幾乎對治療不報希望,但通過進行綜合療法病情好轉,重現歡顏。在藥物治療方面比較成熟,國際指南提出:三環類抗抑郁藥、抗癲癇藥及利多卡因貼劑為一線用藥;阿片類及曲馬多為二線用藥;辣椒素貼劑和丙戊酸鈉(德巴金)為三線藥物。非藥物治療種類繁多,包括神經阻滯、物理治療、電生理及神經調節術、脈沖射頻和臭氧治療、心理治療及免疫療法。對于合并癥較多的老年患者,建議藥物聯合非藥物治療,以最大限度地減輕藥物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