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了,寶寶又拉了!”看著寶寶因為腹瀉而蔫蔫的樣子,真是心疼啊!
寶寶腹瀉癥狀
腹瀉的煩惱也許是每個媽媽都會遇到的,而秋天又正值腹瀉多發的時節,如何幫助寶寶遠離腹瀉困擾,健康成長呢?讓我們快快提高警惕,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尋找腹瀉原因
嬰兒腹瀉,是指兩歲以下嬰幼兒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以腹瀉為主的胃腸道紊亂的癥狀。
引起嬰兒腹瀉的病毒因素有
腸胃炎
如果寶寶出現腹瀉,伴隨胃絞痛、嘔吐和低燒,這就是腸胃炎的癥狀。典型的輪狀
腸炎的癥狀是稀水便,有時大便像蛋花湯一樣。
細菌感染
嚴重的腹瀉伴隨嘔吐、絞痛、血便、發燒,可能是因為細菌感染而導致的,例如大腸桿菌或者沙門氏菌。所以如果遭遇如上癥狀,要及時就醫,以期能對癥下藥。
寄生蟲
寄生蟲很容易在群居環境中傳播,所以好的衛生習慣,比如經常洗手是阻止細菌傳播最好的方法。
抗生素
有些寶寶在接受抗生素治療的中后期,會出現腹瀉癥狀,這可能與藥物有關,和醫生建議一下,是否可以停用,或者更換藥物。
引起嬰兒腹瀉的飲食因素有
錯誤喂養
奶瓶喂養的寶寶,如果稀釋過程不當,也會引起腹瀉,所以要準確把握沖泡奶粉的方法。
過多飲用果汁
過多飲用果汁或者加糖飲料會攪亂寶寶的小肚子,引起腹瀉。專家建議,6個月以下的寶寶不要喝果汁,稍大的寶寶每天的量不能超過120ml。
牛奶過敏癥
牛奶過敏癥是很少見的,但是也是導致腹瀉的一個因素。如果寶寶易過敏,他會在喝完配方奶粉后幾分鐘到幾個小時之內出現腹瀉癥狀。如果你懷疑寶寶腹瀉與奶粉有關,要及時更換,及時咨詢醫生。
明了腹瀉癥狀
媽媽要先了解寶寶正常排便是什么狀況,才能知道什么情況是不正常的
一般來說,新生兒一天排便5―7次左右,稍微大一點的寶寶則每天一兩次。
母乳喂養的寶寶,正常的排便一般呈黃色,很柔軟或者有液體表面。寶寶的排便會根據自己所吃的食物或者母乳中含有的特殊物質,而改變粘稠度和顏色,所以你的嗅覺會告訴你,什么地方不對勁。
奶瓶喂養的寶寶一天排便一兩次,顏色呈黃色或者棕色,像花生醬一樣粘稠,有點臭。
當寶寶開始吃輔食時,排便逐漸“結實”,但也會根據所吃的東西有所改變。
媽媽要仔細觀察寶寶的排便規律,偶爾一次的稀便不用過于擔心,但如果寶寶的排便規律突然改變――比平時次數更多,便稀,呈黃綠色泡沫狀,那就可能是腹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