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管結石是指肝內膽管系統產生結石,所以,又稱肝內膽管結石。常與肝外膽管結石合并存在,但也有單純的肝內膽管結石,又稱真性肝內結石癥。近年來,肝內膽管結石的病例越來越多,在國內報道的474例經手術證實的膽石病中,這種結石占15.4%。多數伴有膽總管結石。結石的分類多屬膽紅素結石。
肝膽管結石多有黃綠色塊狀或“泥沙樣”結石的成分,多為膽紅素鈣。結石中心常可找到蛔蟲卵,所以有的醫師認為肝膽管結石系由膽道蛔蟲、細菌感染致膽管阻塞所致。
肝膽管結石以左葉肝管居多,肝左外葉上、下段肝膽管匯合處的膽管略為膨大、結石多停留在該處,右側肝膽管結石多見于右后葉膽管內。
一、臨床表現:
1、患者年齡較膽囊結石患者為輕,部分病人與肝內膽管先天的異常有關。患者常自幼年即有腹痛、發冷、發熱、黃疸反復發作的病史。
2、對肝功能有損害,而膽囊功能可能正常。反復發作期可出現多種肝功能異常,間歇期堿性磷酸酶上升;久病不愈可致肝葉分段發生萎縮和肝纖維化。
3、腹痛、黃疸、發熱是主癥,但很少發生典型的劇烈的絞痛。
4、并發癥多且較嚴重。較常見的有化膿性肝內膽管炎、肝膿腫、膽道出血等。
5、膽造影可顯示肝內膽管擴張而無肝外膽管擴張,肝管內有小透亮區。
二、檢查診斷:
1、檢查
影像學檢查是當前賴以確診膽囊結石的主要手段,首選超聲檢查。
對于有功能的膽囊,超聲診斷可以準確的發現膽囊內的結石情況、膽囊壁是否有增厚以及是否均勻、膽囊功能是否異常,其結果常常是準確可靠的。但對于充滿型膽囊結石,由于缺乏液態膽汁的對比,超聲的診斷可靠性有一定不足,必要時需要更進一步的檢查手段來參與,例如CT檢查。
2、診斷
膽囊結石的診斷主要依靠病史和超聲檢查,通常容易確診。但由于其癥狀的不典型性,往往難以與其他上腹部疾病鑒別。
三、鑒別診斷:
急性或慢性胃炎可以表現為由輕到重的各種不典型上腹部不適或疼痛的癥狀。很多膽囊結石引起的疼痛部位不再右上腹,而在上腹部正中部位,因此很容易被誤診為胃炎。
消化性潰瘍如果有消化性潰瘍的病史,上腹痛與飲食規律性有關。膽囊結石及慢性膽囊炎多發生在餐后疼痛或腹脹,尤其在油膩飲食后出現。
慢性肝炎當肝炎導致肝功能異常時,可以有右上腹隱痛不適、食欲不振等臨床表現。可以通常超聲診斷和肝功化驗來區分。
脂肪肝目前有相當比例的膽囊結石患者合并脂肪肝,右上腹部不適的癥狀難以區分來自有結石的膽囊還是有肝損害的脂肪肝,需要專科醫生幫助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