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內膽管結石的癥狀很不典型。在病程間歇期,可無癥狀,或僅表現為上腹輕度不適。但在急性期,則可出現急性化膿性膽管炎的癥狀,或不同程度的Charcot三聯征,多數可能是合并的肝外膽管結石所造成。
膽管結石檢查:
1、體格檢查:平日無發作時可無陽性體征,或僅有創突下和右上腹深壓痛。如果合并膽管炎時,可有不同程度的腹膜炎征象,主要在右上腹,嚴重時也可出現彌漫性腹膜刺激征,并有肝區叩擊痛。膽囊成可觸及,有觸痛。
2、實驗室檢查:當合并膽管炎時,實驗室檢查改變明顯,如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升高;血清膽紅素升高犯清轉氨酶和堿性磷酸酶升高;尿中膽紅素升高。
3、影像學檢查:除含鈣的結石外,X線平片難以觀察到結石。B超檢查能發現結石并明確大小和部位,可作為首選的檢查方法,如果合并梗阻則可見肝內、外膽管擴張,膽總管遠端結石可因肥胖或腸氣干擾而觀察不清。
膽管結診斷方法:
肝內膽管結石的診斷,除了在臨床上提高對本病的認識外,確診主要依靠影像學的檢查發現。主要應用的影像學技術有B超、CT和X線膽道造影。
1、B超診斷:B超是肝內膽管結石診斷的首選方法,一般估計診斷準確率為50%-70%。肝內膽管結石的超聲圖象變化較多,一般要求在結石遠端的膽管有擴張才能作出肝內膽管結石的診斷,因肝內管道系統的鈣化也具有結石樣的影像表現。
2、CT診斷:因肝內膽管結石主要是含膽紅素鈣的色素性結石,鈣的含量較高,故在CT照片能清楚地顯示出來,CT的診斷符合率為50%-60%。CT還能顯示出肝門的位置、膽管擴張及肝臟肥大、萎縮的變化,系統地觀察個層面CT照片,可以了解結石在肝內膽管分布的情況。
3、X線膽道造影:X線膽道造影(包括PTC、ERCP、TCG)是用于肝內膽管結石診斷的經典方法,一般均能作出正確的診斷,PTC、ERCP、TCG的診斷符合率為80%-90%、70%-80%、60%-70%。X線膽道造影應滿足診斷和手術的需要,一個良好的膽道造影片應能夠全面了解肝內膽管系統的解剖學變異和結石的分布范圍。膽道造影應注意以下問題:
(1)應有多方位X線攝片;
(2)某一肝段或肝葉膽管不顯影時,應注意鑒別,結石梗阻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應作其它檢查進行鑒別;
(3)不要滿足某一處病變的診斷,因可能會造成漏診;
(4)在分析膽道造影片時,盡可能取得最近的造影片,因病情可能有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