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大范圍肺不張是可以預防的。因為原有的慢性支氣管炎,大量吸煙增加術后肺不張的危險性,故應鼓勵術前停止吸煙,并采取增強支氣管清除措施。避免使用長效麻醉劑,術后亦應少用止痛劑,因為此類藥物抑制咳嗽反射。麻醉結束時宜向肺部充入空氣和氧的混合氣體,因為氮氣的緩慢吸收可提高肺泡的穩定性。鼓勵病人每小時翻身一次,并鼓勵咳嗽和作深呼吸,早期活動甚為重要。
肺不張的預防方法:
1、對吸煙者術前半個月勸其戒煙,以減少分泌物對呼吸道的刺激。
2、對呼吸道炎癥或呼吸道感染者術前應充分利用抗生素治療,在感染控制后方可手術。
3、術前的健康教育。指導患者進行肺功能鍛煉,練習深呼吸與有效的咳嗽方法。
4、術中氣管插管不宜過深,以免插入單側氣管引起對側肺不張,盡量減少對肺組織的擠壓,術畢吸盡痰液。
5、術后在病情許可下用止痛藥物,預防因疼痛引起的呼吸肌運動受限,造成肺通氣不足。
6、術后經常輔助患者坐起拍背、協助咳嗽排痰是重要的預防措施。
采取綜合預防措施最為有效,包括鼓勵咳嗽和深呼吸,吸入氣霧支氣管舒張劑,霧化吸入水或生理鹽水使分泌物液化并易于排除,必要時作支氣管吸引。粘液溶解劑在預防和治療肺不張中的價值尚不肯定。使用間歇正壓呼吸和激動肺量計(incentive spirometry)后者采用一種簡單裝置,可使最大呼氣維持3~5秒。也可使用各種理療(拍擊,震動,體位引流和深呼吸)措施。
各種理療方法必須使用得當,配以常規措施才能取得效果。術后胸部拍擊如果增加疼痛和肌肉撕裂,則反而增加發生肺不張的危險。其他預防性措施包括對進行機械通氣病人使用呼氣末正壓(PEEP,通常維持氣道壓力在5~15cmH2 O)和持續性氣道正壓(CPAP),后者可通過封閉的面罩或鼻罩實施,或每1~2小時間歇使用5~10分鐘。
溫馨提示:肺不張是胸外科行肺手術后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多數發生在術后24-48h之內。正常呼吸時有間歇自發性深呼吸可使細胞得到充分的擴張,而術后病人用了麻醉藥物和呼吸器,而體位固定,并保持著缺乏間歇性呼吸的均勻呼吸,進而導致術后肺不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