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海綿狀血管瘤的治療取決于腫瘤的大小、部位和生長速度等。對于血管瘤直徑小于5cm且無任何臨床癥狀又生長于肝實質內者,不需特殊處理,可門診隨訪,B超觀察瘤體的變化,如有明顯增大再行手術治療;而直徑大于5cm或有臨床癥狀者,因瘤體增大出現對周圍臟器的壓迫癥狀和對心血管系統的不利影響,或可能出現瘤體破裂危及生命者,則應進行有效的治療。目前,對肝血管瘤的治療方法,主要有肝葉切除術、血管瘤捆扎術、肝動脈結扎術,肝動脈栓塞術、冷凍治療、微波固化術、瘤體內硬化劑注射術和放射治療等。
1.肝葉切除術
肝葉切除術仍然是目前治療血管瘤最好的方法。但因血管瘤血供豐富,術中極易出血,特別是巨大的肝海綿狀血管瘤,由于腫瘤擠壓鄰近臟器,局部解剖關系移位,手術難度更大,故應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
2.血管瘤捆扎術
對血管瘤直徑在15cm以下、多發性小血管瘤或主瘤切除后其他肝葉散在的小血管瘤,均可采用血管瘤捆扎術。
3.肝動脈結扎和肝動脈栓塞術
對多發性血管瘤或病變范圍極大,已侵犯大部分肝組織或緊鄰大血管,無法切除者,可作肝動脈結扎或栓塞術,根據病變范圍可作肝右、肝左或肝固有動脈結扎術。
4.冷凍治療
對既不能手術切除,又無法作動脈結扎的肝海綿狀血管瘤,且經股動脈行肝動脈栓塞失敗者,可在肝門阻斷、腫瘤變軟縮小后,再用冷凍療法。一般用液氮,溫度最低可達-196℃。
5.微波固化術
對巨大血管瘤無法暴露肝門或第一、二肝門受侵犯,范圍太大無法行腫瘤切除者,可采用微波固化。對因瘤體巨大妨礙肝門顯露者,可先行微波固化至瘤體明顯縮小后再行血管瘤切除。對于無法切除者,單純做微波高溫固化治療亦可獲得較滿意的療效。
6.瘤體內硬化劑注射術
最常采用的是B超引導下瘤體內魚肝油酸鈉注射術。對于少數有嚴重心血管或呼吸系統疾病不宜行手術治療的小血管瘤者,可采用此法。其他常用的硬化劑有車前子素、明礬及膠體32P等。但本治療方法對巨大的肝海綿狀血管瘤,則因腫瘤較大,血運豐富,難以獲得理想的效果。
7.放射治療
單純放射治療效果多不滿意,一般是作為肝動脈結扎或栓塞術后的輔助治療,或手術時已切除主瘤,尚有殘存少量血管瘤組織的情況下行放射治療。術中可對殘存血管瘤組織行銀夾定位,術后行小視野放射治療,效果較好。對單純放射治療者,多有肝功能損害,且預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