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癥狀,患上盆腔炎后會時時刻刻的影響我們的健康,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等細菌借分娩、流產所造成的裂傷及胎盤的剝離面,經期子宮內膜的脫離及生殖器手術創面侵入而引起急性盆腔炎。也可以由鄰近器官的炎癥直接蔓延或由身體其它部位的化膿性病灶經血液循環傳播而來。那么怎么治療盆腔炎呢?
得了急性盆腔炎應臥床休息,最好取半臥體位,有利于膿液積聚在一起而使炎癥局限。給充足的營養及水份,必要時應小量多次輸血、疼痛嚴重可使用止痛藥。高燒可用物理降溫法。根據感染細菌的種類使用抗菌藥物,如青霉素、鏈霉素、氯霉素、金霉素等。抗菌藥物應足量、癥狀消失后應繼續用藥二周,以鞏固療效,防止形成慢性盆腔炎。
中藥治療急性盆腔炎的效果較好,宜清熱解毒、涼血化瘀,可用銀翹解毒湯;高燒、寒戰、煩躁出汗,可用清營湯;針灸效果亦不錯;取穴中極、關元、歸來、三陰交、足三里、腎俞,每次針2-3穴,隔日一次。
有盆腔膿腫形成時應手術切開引流;經藥物治療無效,或疑有輸卵管積膿、卵巢膿腫。應手術治療。
急性盆腔炎包括急性子宮內膜炎及急性子宮肌炎、急性輸卵官卵巢炎、急性盆腔結締組織炎、急性盆腔腹膜炎。
急性盆腔炎的癥狀可因炎癥的輕重及范圍大小而有所不同。常見的癥狀有高燒、寒戰、頭痛、食欲不振和下腹部疼痛。有腹膜炎時可出現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的癥狀。炎癥刺激泌尿道可出現排尿困難、尿頻、尿痛的癥狀;如刺激直腸可出現腹瀉和排便困難癥狀。
體檢時可發現下腹部肌緊張、有壓痛,陰道內有大量膿性分泌物、子宮頸充血,子宮兩側可摸到腫塊并有壓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