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心臟病中比較多發的一種,很多患者長期承受該疾病的困擾,冠心病每發作一次,患者的身體就被損害一次,因此積極的治療非常必要,臨床上關于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很多,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關于冠心病的治療方法介紹。
冠心病的常規治療方法
1、藥物治療
是冠心病治療的重要手段,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即使選擇介入治療或手術治療的患者,也需同時接受藥物治療以控制冠心病的危險因素、改善預后和治療不完全血運重建后的殘余缺血。藥物治療主要包括抗缺血治療、抗血栓治療、延緩冠狀動脈血管病變進展或逆轉病變治療、改善心功能和防治其它缺血相關并發癥治療等。
2、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
CABG術是應用取材于自身的血管,繞過冠狀動脈的狹窄部位,在主動脈和冠狀動脈阻塞部位的遠段之間建立起一條血運通道。CABG是血運重建的重要方式之一,療效可靠,對于嚴重的多支、多處和彌漫性病變以及重要血管的分叉等復雜病變具有血運重建更完全的優點,但是CABG手術創傷大,單次醫療費用相對較高,年老體弱和重要臟器功能嚴重受損的高危病人手術風險高,因此臨床應用中應嚴格掌握適應癥。
3、介入治療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是指在影象系統的支持下,借助相關器械和材料,應用導管介入技術,消除或減輕自體冠狀動脈或橋血管的狹窄或堵塞,重建心臟血運,改善心肌供血的一組經皮介入治療技術,包括PTCA、冠狀動脈內支架植入、冠脈斑塊旋切、斑塊旋磨、血栓切除、冠狀動脈激光成形等,目前PCI主要涉及PTCA和冠狀動脈內支架植入,其它介入技術很少應用。冠脈介入治療技術的應用被稱之為現代醫學的一場革命,自20世紀70年代誕生以來,介入材料不斷改進,操作技術日益成熟,抗血小板和抗血栓治療不斷完善,使介入治療的適應癥不斷拓寬,手術風險和并發癥逐漸減少,操作成功率和安全性不斷提高,并因其創傷小、療效確切可靠成為了冠心病治療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冠心病急性發作時的治療
1、心絞痛:應立即停止體力活動,就地休息,設法消除寒冷,情緒激動等誘因;立即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或消心痛1片,如未緩解,隔5到10分鐘再含化一次,連續3次含化無效,胸痛持續15分鐘以上者有發生心肌梗塞的可能,應立即送醫院等急救場所;可口服安定3毫克,有條件者應吸氧10到30分鐘。冠心病病人應隨身攜帶硝酸甘油等藥物,一旦出現胸痛立即含服,并注意不要使用失效的藥物。穩定型心絞痛在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后心絞痛會緩解,不穩定型心絞痛是一個嚴重而潛在危險的疾病,應立即送醫院治療和嚴密觀察。
2、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高,其中半數以上病人是在住院前死亡的,大多數死亡發生在發病后1小時內,一般由心室纖顫引起。所以就地急救措施和迅速轉送醫院至關重要。在高危病人(高血壓,糖尿病,既往有心絞痛發作者)中一旦發生以下情況:胸部不適,極度疲勞,呼吸困難,尤其伴有大汗,頭昏,心悸,瀕死感時,要高度懷疑發生了心肌梗塞,應立即送距離最近的,有條件作心電圖,心電監護,直流電除顫,靜脈溶栓的醫療機構。同時保持鎮靜,不要引起病人的驚慌和恐懼,并含化硝酸甘油,或者速效救心丸,冠心舒合丸等,有條件可肌注罌粟堿,或杜冷丁,以及安定,并保持通風和吸氧,如無禁忌癥,立即口服阿斯匹林300毫克。如發生室速,室顫等惡性心律失常立即予直流電除顫。一旦發生心臟驟停,應立即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進行心肺復蘇。
3、急性心衰和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塞和缺血型心肌病都可能發生急性心衰,由于大面積心肌壞死所致.多為急性左心衰,患者出現嚴重呼吸困難,伴煩躁不安,窒息感,面色青灰,口唇紫紺,大汗淋漓,咳嗽,咯大量白色或粉紅色泡沫痰,這種情況必須立即送醫院搶救。
溫馨提示:冠心病患者要注意在飲食方面宜采用定時、定量和少食多餐的方法。一日最好吃4~5餐,每餐吃八分飽,如果每餐都吃得過飽,使胃腔過大,經常處于緊張狀態,就會影響膈肌活動。切忌暴飲暴食,否則易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的發生。
【參考文獻:《臨床冠心病診斷與治療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