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平時遇到大便出血的情況,你第一時間會怎么做?大便出血并非簡單的上火造成的,也不全是痔瘡所引起的,想要自己大便出血的具體原因,患者就應該及時到專業肛腸醫院進行檢查,盲目的自行診治只會加速病情的發展。那么,大便出血后需要做哪些檢查?
如何由大便狀況診斷疾病?
1、大便表面有血可能是痔瘡、肛裂、腸癌
大便表面附著鮮紅的血,不與大便混雜,常見于內痔、外痔和肛門裂。沒有痔瘡和肛裂而年紀較大的人,如果有血液附在大便表面,而大便呈扁平條狀,應去醫院仔細檢查,以確定是否患直腸癌、乙狀結腸癌直腸潰瘍等病。
2、黑色大便可能是內臟出血
柏油樣大便,且又黑又亮,有奇臭,常是食道、胃、 十二指腸潰瘍病出血的信號。此外,食道靜脈瘤出血,暴飲暴食后連續嘔吐,食道和胃粘膜交界處血管破裂出血也能看到。但是某些食物也可使大便呈柏油樣外觀,如吃大量豬肉、豬肝后常有此現象。
3、紅白相兼的大便是細菌性痢疾的表現
大便紅白相兼,是急性細菌性痢疾的特點。它是一種膿、血、粘液的混合物。患有慢性結腸炎的病人,也可有這樣的大便。
4、紅色大便可能是患了出血性小腸炎
大便鮮紅呈糊狀,應考慮是否患急性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這與暴飲暴食或吃了不潔凈的食物有關,多見于小兒和青年。
5、惡臭的暗紅色大便常是阿米巴痢疾的表現
大便暗紅似果醬,并有較多的粘液和腐敗性惡臭味,常是阿米巴痢疾的表現。患細菌性痢疾的病人,雖然大便也表現為粘液和血混雜,但不象阿米巴痢疾病人的大便那樣有惡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