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癬相關專家介紹可以分為不同的分類,皮膚癬的出現是目前較為嚴重的也是較為普遍的一種皮膚癬,那么不同皮膚癬的癥狀都有哪些呢?下面有請相關專家為大家介紹皮膚癬的相關內容。
皮膚癬病變皮輕度炎癥,發生單個或多個紅色針頭大小的丘疹或水皰,而后融合,呈邊界清楚的斑片,表面細薄鱗屑,皮疹逐漸向外擴展,中央退形,邊緣有多數丘疹或水皰排列成一狹窄圈。有時因中央再感染而呈現同心圓形狀損害。皮損大小不定,一般直徑0.5-5cm之間。
可單發,也可數片,并互相融合。皮膚癬損害多發生于潮濕多汗、易受摩擦的部位,如腰圍、腋窩等處,亦可發生于軀干和四肢,發生于面部者較少,且表現常不典型。日久皮損可變暗紅,其上有細薄鱗屑,局部可有色素沉著。患者常有瘙癢,由于搔抓,局部皮膚呈苔蘚樣變化。
由于病原菌的不同,皮膚癬其臨床表現有所差異,紅色毛癬菌引起者,病程較慢,皮損多見于面部軀干行四肢,皮損廣,類似播散性神經皮炎表現。石膏樣毛癬菌常在股部、腋窩及乳房下等潮濕部位,愈后留有色素沉著。羊毛樣小孢子菌引起者損害廣泛,數目多,炎癥明顯,周邊有水皰、膿胞、鱗屑及結痂。
皮膚癬是由真菌引起的炎癥性皮膚病。皮膚癬病好發于夏季,傳染性強,而且與人體的抵抗力有較密切的關系。皮膚癬的致病因素主要為淺部真菌,常分類為:頭癬、體癬、股癬、手足癬、花斑癬等。下面針對這些常見癬,為大家詳細介紹各個皮膚癬的癥狀及預防措施。
體癬,除頭皮、手足外,皮膚上的癬皆稱為體癬。發生于大腿根部的癬則稱為股癬。皮膚癬表現為紅斑丘疹、水皰,呈環狀或錢幣狀。邊緣鮮明,略微高出皮膚表面,有中心愈合面向外擴張的傾向,有瘙癢感。
保持皮膚清潔干燥,是防治皮膚癬的基本要求。盡量分開生活用具是預防癬病傳染的重要措施。治療皮膚癬時,若有手足癬、指甲癬,必須同時治療,否則不能根除。內衣煮沸消毒也是治療體癬的重要措施。一般不需要服藥。若體癬廣泛者,可服灰黃霉素或酮康唑,3~4周為一療程。外搽復方雷瑣辛液、復方苯甲酸液,或外搽瞇康唑軟膏、克霉唑軟膏,皆有較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