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皮膚病是由過敏原引起的皮膚病,每類過敏原都可以引起相應的過敏性皮膚病,過敏性皮膚病比較常見的一種就是蕁麻疹,常常讓患者為之抓狂,可以說給患者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影響。下面我們來詳細解說一下蕁麻疹的癥狀特點有哪些。
1、蕁麻疹臨床特點
臨床特點: 蕁麻疹是由于皮膚、粘膜小血管反應性擴張及通透性增加而產生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主要表現為邊緣清楚的紅色或蒼白色的痙癢性風團。蕁麻疹的病因復雜,大多數患者不能找到確切的過敏原。
從發病機制來看,以Ⅰ型變態反應為主,極少數為II型、III型變態反應或非變態反應機制。 蕁麻疹是臨床最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15%-20%的人一生中至少發生過一次。根據病程,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蕁麻疹通常在治療后數日甚至數小時即可痊愈,而慢性尊麻疹則反復發作達3個月以上甚至數十年不愈。典型的皮損為大小不等的紅色或蒼白色風團,呈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孤立、散在或融合成片,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24小時,但新風團此起彼伏,不斷發生,皮損瘙癢劇烈。
急性蕁麻疹病情重者可伴有心慌、煩躁、惡心、嘔吐,甚至血_壓降低等過敏性體克樣癥狀,部分可因胃腸道粘膜水腫出現腹痛,劇烈時頗似急腹癥,并可出現腹瀉,若累及氣管、喉粘膜時,出現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慢性蕁麻疹全身癥狀一般較輕,風團時多時少,反復發作,常達數月或數年之久。可有規律性,如晨起或臨睡 前加重或呈季節性發作。大多數患者自己不能找到病因。
2、幾種特殊類型的蕁麻疹:
①皮膚劃痕癥:亦稱人工蕁麻疹。因手搔抓或因硬物劃過皮膚后5-15分鐘,沿劃痕出現條索狀隆起,伴瘙癢,不久即消退。
②寒冷性蕁麻疹:有家族性和獲得性兩種,后者較常見。接觸冷風、冷水或冷物后,暴露或接觸部位產生風團或斑狀水腫。
③膽堿能性蕁麻疹:多見于青年。由于運動、受熱、情緒緊張、進食熱飲或乙醇飲料使軀體深部溫度上升,促使乙酰膽堿作用于肥大細胞而發生。風團直徑為2-3mm,周圍有紅暈,約1-2mm。可于半小時至1小時內消退。
④日光性蕁麻疹:較少見,由中波及長波紫外線或可見光引起,風團發生于暴露部位的皮膚,有癢和針刺感。
⑤壓迫性尊麻疹:皮膚受壓后約4-6小時,局部發生腫脹,累及真皮及皮下組織,持續8-12小時消退。
⑥血管性水腫:是一種發生于皮下組織較疏松部位和粘膜的局限水腫,分遺傳性及獲得性,后者常見,常伴其他遺傳過敏性疾病。主要發生于眼瞼、口唇、而部、外生殖器和手足等處。皮損為突然發生的局限性腫脹,邊界不清,膚色正常或淡紅,表而光亮,持續1-3日可漸行消退。 發生于喉粘膜者,可引起呼吸困難,甚至導致窒息死亡。
溫馨提示:導致蕁麻疹的誘因很多,要對癥才能做好治療。患者平時要注意觀察可疑過敏原,如發現自己對某種食物或藥物過敏時,應立即停用,并且盡量避免再次接觸。
【參考文獻:《過敏,原來可以根治》《過敏調養100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