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palpitation)是指患者自覺心跳或心慌,伴有心前區不適感,當心率緩慢常感到心臟搏動強烈,心率加快時可感到心臟跳動,甚至可感到心前區振動,它是一個常見癥狀。
心悸容易與哪些癥狀混淆:
1.年輕女性心悸胸悶很多人認為心悸胸悶是老人容易多發的疾病,可是現在發現很多年輕女性是容易出現心悸胸悶,年輕女性為什么容易出現心悸胸悶呢?而且很多年輕女性心悸胸悶還查不出來原因。
2.心悸伴乏力、面色蒼白心臟神經官能癥是全身神經官能癥的一種(即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在心血官系統的表現),其癥狀表現是多種多樣的,最普通的自覺癥狀是心悸、呼吸不暢、心前區疼痛、面色蒼白和全身乏力等,還有容易激動、失眠、多汗、發抖、眩暈、多夢等表現。
3.心悸伴心率異常心悸是一種自覺心臟跳動的不適感或心慌感。當心率加快是感到心臟跳動不適,心率緩慢時感到搏動有力。心悸時,心率可快,可慢,也可有心率失常,心率和心律正常者也可以有心悸。
4.飯后心悸飯后心悸是氣血兩虛的癥狀之一。氣血兩虛證指既有氣虛之象又有血虛之癥證候多由久病不愈耗傷氣血或先有血虛無化氣所致。
5.勞累后心悸勞累后心悸指患者進行體力勞動,體力消耗后自覺心中悸動,甚至不能自主的一類癥狀。發生時,患者自覺心跳快而強,并伴有心前區不適感。
心悸的鑒別診斷
1、過早搏動:
過早搏動簡稱為早搏,分為房性、交界性和室性早搏三種,是臨床上引起心悸最常見的原因。正常人中有相當一部存在早搏,常在情緒激動、勞累消化不良、過度吸煙、飲酒及飲用大量刺激性飲料后誘發,常以心悸而就診,心電圖檢查有時不易發現,動態心電圖檢查有助于診斷。器質性心臟病患者較易出現早搏,多發生于運動后,且較多表現為頻發早搏,如頻發室性早搏形成二聯律、三聯律,或出現多源性及多形性早搏。早搏發生時患者常感覺突然心跳增強或心跳暫停,自己摸脈搏時突然漏跳一次。聽診發現心律不規則,第一心音多增強早搏之后有長的間歇。
2、心動過速:
心動過速中常見的為陣發性心動過速,其特點為突然發作、突然中止,可持續數秒至數天不等,心律一般為規則的、快速的、心率常在160一220次/min之間。發作可由情緒激動、飽餐、疲勞等因素引起,亦可無明顯誘因。其癥狀輕重與發作時心室率的快慢及持續時間的長短、原發病的嚴重程度有關,輕者僅表現為心悸,重者還可出現煩躁、暈厥、心絞痛,甚至發生心力衰竭與休克。陣發性心動過速包括室上性和室性兩種。前者常見于無器質性心臟病者,用壓迫眼球或頸動脈竇的方法可使其中止發作;而后者多見于器質性心臟病患者,且上述方法無效,但明確的診斷有賴于心電圖檢查。
另外,快速型心房顫動也較為常見,多發生于器質性心臟病的基礎上。患者主要表現為明顯的心悸,可發生心力衰竭,聽診心律極不規則,第一心音強弱不一,脈搏短絀,心電圖表現為竇性P波消失,代之以形態不一、頻率不等的細小的鋸齒波。心室率極不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