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fmd)是感染牛、綿羊、豬和山羊等偶蹄獸的一種傳染性很強的疾病,它給畜牧業造成了嚴重威脅。fmd在非洲、南美洲和亞洲的很多國家呈現地方流行性。fmd帶來了非常大的經濟損失。因此需要一種靈敏的檢測方法在幫助減少誤殺未感染畜群的同時,也有利于口蹄疫的監測。口蹄疫病毒具有多型性,而其流行特點和臨床癥狀相同,其病毒屬于哪一型,需經實驗室檢查才能確定。
口蹄疫病變典型易辨認,故結合臨床病學調查不難作出初步診斷。其診斷要點為:
1、發病急、流行快、傳播廣、發病率高,但死亡率低,且多呈良性經過;
2、大量流涎,呈引縷狀;
3、口蹄瘡定位明確(口腔粘膜、蹄部和乳頭皮膚),病變特異(水泡、糜爛);
4、惡性口蹄疫時可見虎斑心;
5、為進一步確診可采用動物接種試駿、血清學診斷及鑒別診斷等。
蹄疫病原檢測方法
1、蹄疫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用于檢測疑似感染動物水皰皮或水皰液中所有血清型口蹄疫病毒,適用于口蹄疫病毒的檢測、診斷和流行病學調查。
原理:利用異硫氰酸胍方法提取RNA,在反轉錄酶的作用下,以RNA為模板,以引物為起點合成與RNA模板互補的cDNA鏈。利用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DTC型基因擴增儀,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經高溫變性、低溫退火、中溫延伸的循環,使特異性DNA片段的基因拷貝數放大一倍。經過35個循環,最終使基因放大數百萬倍。將擴增產物進行電泳,經溴化乙錠染色后,在紫外燈照射下,肉眼可見DNA片段的擴增帶。該方法可以檢測所有亞型的口蹄疫病毒,檢測結果為陽性,需進一步采用分型診斷試劑盒進行進一步檢測。
2、血清學試驗,ELISA是目前檢測FMDV感染較為常用的診斷方法,其與補結試驗、中和試驗及間接血凝抑制、免疫擴散沉淀試驗相比較、具有靈敏、快速、價廉等優點。
溫馨提示:口蹄疫應注意與柯薩奇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引起的水皰作鑒別診斷。柯薩奇病毒感染的患者可有明顯的發熱以及心肌酶譜的損害,查CK-MB以及肌鈣蛋白T均增高,病毒核酸PCR檢查可見陽性。單純皰疹病毒感染一般是引起片狀水泡,可伴有疼痛,一般病史在7天可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