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睪癥通常透視先天性導致的。當然也有其他累世的疾病像收縮性睪丸。收縮性睪丸應該學會判斷,這類并不是隱睪,長大后會慢慢解決的。
常見治療方法
1、激素治療:黃體荷爾蒙釋放激素,刺激腦下垂體釋放黃體激素使睪丸制造較高濃度的睪丸固酮。給予的方式包括靜脈注射、鼻粘膜噴霧式及皮下脈動式連續注射法等。噴霧式最簡單,天天三次噴到鼻粘膜上,連續四星期。皮下注射則使用25號頭皮針插到腹部皮下組織,接上灌注可連續24小時給予。皮下注射的優點是所用的劑量較小,效果也較好。
2、手術治療:隱睪該怎么治療?對于單側隱睪或用激素治療無效的雙側隱睪均應手術治療。注意把握手術時機:建議作睪丸固定的年齡越來越早。目前多認為在2歲以前作手術較好。對于低位隱睪也可在6歲以前作手術。對于青春期以后的單側隱睪,尤其是高位的、摸不到睪丸的隱睪,應作睪丸切除,以防止癌變。
3、內分泌治療:雙側隱睪可先試用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療,方法如下:每日肌注500μ,共20~30天,總量為10000~15000μ,隔日肌注1000μ,總量同上。隔日肌注3300μ,共3次,總量為10000μ,應在3~5歲以前進行激素治療,如果激素治療無效,不宜繼續應用或重復應用,應改為手術治療。
治療注意事項
1、男性出生后都要檢查有沒有隱睪,以讓小兒屈腿坐位檢查最為準確。出生后如有隱睪,父母也不必焦慮,可以密切觀察,因為在1歲以內隱睪自行下降的機會還很大。如果小兒到10月齡時隱睪還沒有下降到陰囊,就應該開始內分泌治療了。
2、對于青春期后才來治療的單側隱睪病人,考慮到對側正常睪丸產生的雄性激素足以維持男性正常生活,而隱睪已喪失生精能力且有惡變可能,應行睪丸切除為妥。對于青春期后的雙側隱睪病人則應視具體情況而定,但至少應將一側睪丸固定在陰囊內以維持雄性激素來源,如另一側睪丸難以用手術固定在陰囊內,亦應予切除。
3、凡是男性新生兒都必須檢查有無隱睪。小兒屈腿坐位檢查最為準確。如果隱睪小兒的智力有低下的跡象,還要檢查是否患有相關遺傳和內分泌異常的疾病。在1歲后可采用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療。如果內分泌治療無效,2周歲時可靠手術治療,游離送解精索,修復內存的疝囊,將睪丸固定于陰囊內。手術治療后應隨訪,每年一次,直至青春期。
一歲以內的小兒通過一些藥物的應用有可能使睪丸降入陰囊,到了二歲仍然不能下降入陰囊,則要考慮手術治療,在二歲以前手術對睪丸的生精功能無太大影響,超過四歲則會明顯影響,超過八歲則會嚴重影響,如果超過十二歲即使做了手術,睪丸的生精功能亦不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