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結核是腸道疾病的一種,一般是由于結合桿菌侵襲腸道引發的疾病,會給患者帶來比較嚴重的傷害,因此我們要積極配合治療,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關于腸結核的分型與診斷方法介紹。
辨證分型
1、濕熱內蘊
證候
泄瀉腹痛,瀉下急迫,或瀉而不爽,糞色黃褐而臭,肛門灼熱,煩熱口渴,小便短黃,舌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
證候分析
濕熱之邪,傷及腸胃,傳化失常,而發生泄瀉。暴注下迫,皆屬于熱,腸中有熱,故瀉下急迫。
濕熱互結,則瀉而不爽。濕熱下注,故肛門灼熱,糞色黃褐而臭,小便短黃。煩熱口渴,舌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均為濕熱內蘊之征。
2、肝氣乘脾
證候
素有胸脅脹悶,噯氣食少,每因抑郁惱怒或情緒緊張之時,發生腹痛泄瀉。舌淡紅,脈弦。
證候分析
七情所傷,情緒緊張之時,氣機不利,肝失條達,橫逆犯脾,失其健運,故腹痛泄瀉。肝失疏泄,故胸悶脅脹。噯氣食少,舌淡紅,脈弦,是為肝旺脾虛之象。
3、氣滯血瘀
證候
腹痛泄瀉,痛處不移,腹痛或壓痛,且可觸及包塊,舌質青紫,脈弦或澀。
證候分析
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且日久入絡而致血瘀,故見腹痛固定不移、壓痛,并可觸及包塊。舌紫、脈澀,均為血瘀之象。
4、脾胃虛弱
證候
大便時溏時瀉,水谷不化,飲食減少,脘腹脹悶不舒,面色萎黃,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脈細弱。
證候分析
脾胃虛弱,運化無權,水谷不化,清濁不分,故大便溏瀉。脾陽不振,運化失常,則飲食減少,膚腹脹悶不舒。
久瀉不止,脾胃虛弱,氣血來源不足,故面色萎黃,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脈細弱,乃脾胃虛弱之象。
5、腎陽虛衰
證候
黎明之前,腹部作痛,腸鳴即瀉,瀉后則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沉細。
證候分析
泄瀉日久,腎陽虛衰,不能溫養脾胃,運化失常,黎明之前陽氣未振,陰寒較盛,故腹部作痛,腸鳴即瀉,又稱為“五更瀉”。
瀉后則腑氣通利,故瀉后則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沉細,為脾腎陽氣不足之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