膿皰瘡俗稱“黃水瘡”,是一種常見的急性化膿性皮膚病。初期癥狀表現為丘疹或水皰,迅速變為有炎性紅暈的膿皰,散在分布;嚴重者可引起敗血癥或急性腎炎,給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如果發現膿皰瘡的癥狀時還需及早到正規醫院檢查診斷,及時治療,以免病情加重。
1、常見的診斷方法
(1)季節
好發于夏秋季節,以兒童多見。
(2)部位
好發于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而后發及軀干。
(3)傳染
接觸傳染,流行,蔓延迅速。搔抓可將菌種帶到其他部位而發生新的膿皰瘡。
(4)皮損
皮膚損害在紅斑的基礎上出現黃豆大小的水皰,迅速轉為膿皰,皰周圍紅暈。皰壁薄,易破潰流出黃色分泌物,結痂呈黃色。偶爾可見指頭大或更大松弛性膿皰,稱“大型膿皰瘡”。
(5)并發癥
重癥患者可并發高熱,全身淋巴結腫大,少數患者可繼發急性腎小球腎炎。
(6)實驗室檢查
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可增高。膿液細菌培養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鏈球菌。
2、新生兒膿皰瘡的診斷要點
(1)發病特點
發病突然,有很強的傳染性,在嬰兒室或哺乳室中可造成流行,多發生于出生后10天以內的嬰兒。
(2)皮損
皮膚損害主要在面部、軀干及四肢,常見豌豆、指頭大小或更大的水皰,皰液初發清稀,很快混濁化膿,皰壁薄,易破裂形成糜爛面。可波及全身及粘膜。
(3)并發癥
有低熱,也可發生高熱或體溫低于正常(后者病情更為嚴重),腹瀉和綠色大便,有的并發敗血癥、肺炎、腦炎或腎炎,可致死亡。
3、膿皰瘡的鑒別診斷
(1)水痘
多見于冬春季。發疹時常伴有發熱等全身癥狀,皮損主要為綠豆至黃豆大小較一致的水皰,向心性分布,化膿與結痂現象輕微,常侵及黏膜。
(2)天皰瘡
主要發生于成人,皮損為大小不等的圓形或不規則形大皰,皰液請亮,不含細菌。尼氏征陽性。
(3)腺皰性濕疹
皮損呈多形性,彌漫性潮紅,境界不清楚、傾向濕潤。經過緩慢、自覺劇癢、與季節、年齡無關、無—定好發部位。
(4)丘疹性蕁麻疹
以風團樣紅斑上比現丘疹或水皰為特征,好發于軀干及四肢。皮損成批出現.反復發作,有奇癢。
溫馨提示
在發病的過程中,尤其是伴有全身癥狀的患者,要時刻的觀察其體溫,如果體溫超過了39℃就應該做血培養,以免會發生敗血癥。并且也要注意有沒有腎炎發作的 跡象。膿皰瘡并不屬于過敏性的疾病,但是少數的患者在吃雞、牛羊肉的時候會使得病情變得嚴重或是復發。另外,雞蛋也應該少吃,以免使化膿性炎癥嚴重,所以 在選擇蛋白質食物的使用應該特別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