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種世界性疾病,發展中國家發病率高,據統計,全世界無癥狀乙肝病毒攜帶者(HBsAg攜帶者)超過2.8億,我國約占9300萬,多數無癥狀,其中1/3出現肝損害的臨床表現。那么如何預防呢?
大三陽的預防方法有以下幾點
1.管理傳染源
對于乙型肝炎病人可不定隔離日期,對于住院病例,只要肝功穩定就可以出院,對恢復期HBsAg攜帶者應定期隨訪,對直接接觸入口食品的人員及保育人員,應每年定期作健康體檢。
急性期患者痊愈后半年內持續正常,HBsAg轉陰者,可恢復原工作,慢性患者應調離直接接觸入口食品和保育工作,疑似病例未確診前,應暫停原工作,按國家規定要求,嚴格篩選獻血員。
HBsAg攜帶者是指HBsAg陽性,無肝炎癥狀體征,各項肝功能檢查正常,經半年觀察無變化者,此類人員不應按現癥肝炎病人處理,除不能獻血及從事直接接觸入口食品和保育工作外,可照常工作和學習,但要加強隨訪,攜帶者要注意個人衛生和行業衛生,防止自身唾液,血液和其他分泌物污染周圍環境,所用食具,修面用具,牙刷,盥洗用具應與健康人分開。
2.切斷傳播途徑
加強衛生教育和管理工作,防止醫源性傳播,確保一人一針一管一消毒,提倡一次性注射器,對帶血污染物品徹底消毒處理,加強血液制品管理。
3.易感人群保護
乙肝疫苗高效安全,可按0,1,6月程序,三角肌肌注,血源疫苗每次10~30μg,重組疫苗5~10μg,產生的抗-HBs效價與保護作用呈正相關關系,一般認為>10U/L才具有保護作用,對于血液透析病人和其他免疫損害者應加大接種劑量或次數,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主要用于HBeAg陽性母親的新生兒,可與乙肝疫苗聯合使用,國內生產的HBIg多數為U/ml,用量應為0.075~0.2ml/kg。
4、提供適當的熱量、足量的蛋白質
提供適當的熱量、足量的蛋白質供給可以維持氮平衡,改善肝臟功能,有利于肝細胞損傷的修復與再生。
5、供給適量的碳水化物
碳水化物應提供總熱量的50-70%,適量的碳水化合物不僅能保證慢性肝炎病人總熱量的供給,而且能減少身體組織蛋白質的分解、促進肝臟對氨基酸的利用、增加肝糖原儲備、增強肝細胞的解毒能力。
6、適當限制脂肪飲食
脂肪是三大營養要素之一,其所提供的不飽和脂肪酸是身體的必需營養素,其他食物無法代替,所以不必過分地限制。另外,攝入適量的脂肪有利于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E、K等)等的吸收。
7、補充適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維生素對肝細胞的解毒、再生和提高免疫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維生素常作為慢性肝炎的輔助治療藥物。補充維生素主要以食物補充為主,在攝入不足的情況下適量補充維生素制劑還是有益的。慢性肝炎患者容易發生缺鈣和骨質疏松,堅持飲用牛奶或適當服用補鈣藥物是有必要的。
8、戒酒、避免損害肝臟的物質攝入
乙醇能造成肝細胞的損害,慢性肝炎病人肝臟對乙醇的解毒能力下降。即使少量飲酒也會使加重肝細胞損害,導致肝病加重,因此肝炎病人應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