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甲減高發的原因來自很多方面,該病病程較長,除了常見的碘缺乏之外,還可因感染、寒冷、手術、麻醉劑或鎮靜藥使用不當而引起。重型甲減患者若未經適當治療,病死率可達50%以上,具有極大的危害。其中在胚胎期或嬰兒期發病者稱之為先天性甲減,引起癥比較罕見。成年發病者稱為成人甲減,有時容易與單純性肥胖癥發生混淆,需加以注意。
引起甲減發生的五大源頭
1、外邪侵襲。風熱毒邪多從口鼻入侵,而使毒邪結聚于頸前,則可引起咽部及頸前腫、痛。如果此時過量使用寒性食物,則會導致內傷陽氣,即使頸部熱毒祛除,疼痛消失,仍然可出現發音低沉、怕冷,甚至浮腫等甲減癥狀。
2、情志刺激。精神及心理等輕質刺激,容易導致肝氣郁結,肝郁致脾虛,因此運化失常,內生濕痰而引起甲減。
3、甲狀腺本身病變。由甲狀腺本身病變所引起的甲減成為原發性甲減,原發性甲減患者的小丘腦-垂體無病變,可有一定的家族傾向。能夠導致原發性甲減的甲狀腺疾病有以下幾種。
(1)地方性甲狀腺腫:由于缺碘而引起的甲狀腺激素合成障礙,最終也可以發展成甲狀腺功能減退。
(2)甲亢中的自發性甲減:甲亢患者如合并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時,有可能引起甲減的發生。
(3)甲狀腺炎:以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是原發性甲減的主要原因,多由于產生甲狀腺抗體,引起甲狀腺濾泡破壞,最后機化萎縮所致,又可稱為特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
(4)甲狀腺破壞性治療:甲狀腺手術以及放射性碘131核素治療等也可以導致甲低、甲減的發生。
(5)結節病:約有10%的結節病可累及甲狀腺,導致甲狀腺激素合成、分泌不足,最終引起甲狀腺功能減退。
4、手術創傷或藥物中毒。甲狀腺切除手術或者不合理地服用甲亢治療藥物,則容易損傷人體正氣,導致使臟腑失養,機能衰退,從而引起甲減。
5、飲食不當。飲食不當如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等,可損傷脾胃,導致中氣不足,飲食水谷不得運化,痰飲內生;痰濕壅盛,阻礙氣機,損傷脾陽。脾為后天之本,若脾陽受損,日久則腎火滋養,導致脾腎雙虧,從而出現食欲不振、畏寒肢冷、嗜睡懶動、全身浮腫等癥狀,即甲減。
溫馨提示:在懷孕期間,很多患者即使有甲減癥狀出現,也會常被誤認為是懷孕的正常反應,而被忽略。實際上,妊娠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如果不治療是很危險的,可導致胎盤從子宮中的胎兒分娩前壁。所以,妊娠期患者應監測常見的甲狀腺激素水平,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藥物,來降低該病對患者與胎兒的威脅。
【參考文獻:《臨床甲狀腺病學》《一本書讀懂甲狀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