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相信大家對膽管結石并是不很了解,膽管結石是一個全身性疾病導致膽道內環境紊亂的結果。我國12億人口按5%計算有6000萬患者等待治療,且每年還不斷有新的膽管結石患者出現,因此解決膽管結石病的惟一方法是預防。
膽管結石病的預防
一、普遍預防
膽石初級預防的目的是防止膽石形成,瑞金醫院用倉鼠的飲食調節實驗證明,飲食改變和膽石形成,誘發膽石的類型(膽固醇結石或膽色素結石)以及膽石溶解有關,膽石的發生既有遺傳因素又有環境因素,前者較難改變,而后者則能夠調整,膽固醇結石病危險因素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熱量和脂肪攝入高,膽石病發病率增加;攝入少則膽石發病減少,根據流行病學和成石機制研究,推薦下列預防措施。
①預防膽固醇過飽和膽汁
肥胖者體內膽固醇過多,膽汁排出多,另一方面,肥胖患者應用種種方法減重,消耗體內脂肪組織,其中的膽固醇便排入膽汁,也增加膽汁膽固醇量,因此避免肥胖有積極意義。
②增加攝入鈣和纖維素
DCA增加膽汁膽固醇分泌,抑制膽汁酸合成限速酶的活性,誘導成核加快,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瑞金醫院分析400多例膽石患者,發現血清DCA含量明顯大于正常人,鈣和纖維素高的食物可以降低DCA,預防膽石形成。
③減少攝入飽和脂肪酸
動物實驗證明,食物中飽和脂肪酸的減少不但可降低膽汁膽固醇含量,還使膽汁成核活性降低。
④定期進餐和增加運動
最近在動物模型中每天用脂類和蛋白質混合物或外源性縮膽囊肽(CCK)刺激膽囊排空,預防膽汁淤滯,明顯減少了膽石發生,推薦按時進餐,避免兩餐間歇過長,減少膽汁酸腸肝循環的阻斷時間,當肝臟分泌膽汁酸時,膽汁泡中膽固醇/磷脂的比值降低,建議三餐之后在臨睡前增加一次小餐,縮短一夜的空腹時間,經常排空膽囊,不但促使膽汁酸的循環,還減少膽汁在膽囊中的停留時間,這種飲食方式可能增加了熱卡的攝入,有導致肥胖的危險,因此要增加體力活動,促使能量消耗。
二、高危人群的預防
除了對一般人群進行初級預防以外,還要選擇性地對部分即將形成膽石的高危人群進行重點預防,膽石高危人群是指具有形成膽石危險因素的人,流行病學指出,年齡增加,女性,多產婦,有印第安遺傳基因的人種,高脂血癥等都是危險因素,專家通過以動物,膽石病住院病人以及自然人群為對象的膽石病高危因素預測研究,表明除了年齡,肥胖,高脂血癥的特征以外,高危因素還包括血清DCA增加,膽囊收縮減弱,膽囊壁增厚,在所有這些因素中,膽囊形態和功能改變的預測意義最明顯,對高危人群的膽石預防,不但需要上述的飲食調節和增加體力活動,還要有計劃地給予藥物,糾正早期病理變化,熊去氧膽酸(熊脫氧膽酸)是目前最為有效的降低膽汁膽固醇飽和度的藥物,長期服用的費用昂貴,還有可能增加空腹膽囊體積和降低膽囊張力的不利面,臨床應用時要注意,對膽囊收縮功能差的可給予CCK等促進膽囊收縮的藥物。
溫馨提示
以上就是關于膽管結石的預防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患者應注意飲食調節,早發現才能早治療,不要等到嚴重過了才去想。保持一個健康的體魄,是每個人都要做的事,不要因為繁忙的工作而忽略了自己的身體。祝您健康。
【參考文獻《我是如何戰勝膽石病的:膽石病病人康復與養生指導》《膽囊炎與膽石病:合理用藥與調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