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胎兒通過正常產道常發生困難,發生肩性難產機會多,需手術助產,處理不當可發生軟產道損傷或子宮破裂。因此患者及家屬應該對巨大胎兒的病因多做了解,通過了解病因來避免患上這一疾病。
1.遺傳因素
有一系列過程參與胎兒的生長和發育,包括:器官分化,體重增加和機體功能完善,胎兒生長(包括細胞生長,分化和蛋白合成)的細胞水平過程至今尚未完全闡明,通常情況下,單胎妊娠在36周以后,雙胎妊娠在30周以后胎兒生長速度減慢,在早孕期和中孕期,不同胎兒的體重大致相似,至晚孕期,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包括母親營養和胎盤因素)共同對胎兒的生長和發育起調節作用,對單卵雙胎的研究顯示,遺傳因素對胎兒體重的影響較大,單卵雙胎的兩個胎兒體重有顯著的相關性,種族和胎兒性別等通過遺傳影響胎兒體重,其中足月產男嬰較女嬰重150~200g,母親較父親能更多通過遺傳影響胎兒體重。
2.激素,生長因子
(1)胰島素
是調節胎兒生長發育的重要激素,由于孕婦胰島素不能通過胎盤,胎兒胰島素均來自胎兒體內,對胎猴和胎鼠注射胰島素可使其體重增加10%~25%,對胎羊和胎鼠輸注葡萄糖可使其體重增加10%~20%,但對胎豬和胎羊應用胰島素未證明可增加其體重,在人類,有報道顯示胎兒胰島發育不良可導致胎兒生長受限(FGR),胎兒生長遲緩始于妊娠30~32周,對胎羊切除胰腺可導致胎羊體重生長減少40%~50%,應用胰島素替代治療可使胎羊生長正常,受孕婦胰島素調節,孕婦的血糖水平處于較窄的變化范圍,故通過胎盤達到胎兒體內的血糖水平相對穩定,盡管在孕8~10周的胎兒體內即可檢出胰島素,但直到妊娠20周時胎兒體內的胰島素才對血糖變化起調節作用,胎兒體內胰島素對血糖的調節作用受胎兒血糖水平影響,慢性胎兒高血糖可增加胎兒分泌胰島素量和胎兒胰腺β細胞的敏感性,對胎兒胰島素受體的研究顯示,至妊娠19~25周,胎兒組織胰島素受體水平達到最高,之后,胎兒組織對胰島素的親和力也進一步提高。
(2)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
存在于胎盤和胎兒體內,研究較多的IGF包括IGF-1和IGF-2,IGF-1能促使營養物質通過胎盤達到胎兒,并促進胎兒生長發育,母親在饑餓時胎兒IGF-1水平下降,給胎兒輸注葡萄糖或胰島素可使IGF-1恢復正常,給晚孕期胎羊輸注IGF-1可增加胎羊頭臀徑,并促進其器官的生長和發育,IGF-2可影響胎盤生長,IGF-2通過影響胎盤影響胎兒的生長和發育,IGF-2基因缺失的裸鼠同時存在胎盤生長遲緩和胎鼠生長受限。
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結合蛋白(IGFBP)與其他生長抑制因子通過對抗IGF,調節胎兒的生長和發育,至今至少發現了6種IGFBP,這些IGFBP與IGF-1,IGF-2和胰島素結合調節胎兒的生長和發育,其中IGFBP-3結合80%的IGF,其余的IGFBP結合約19%的IGF,僅有少于1%的IGF處于游離狀態,已經從人類多處組織中檢出與IGF有高度親和力的細胞表面受體,其中IGF受體的結構與胰島素受體相似,其可與IGF-1,IGF-2和胰島素結合,IGF-2受體與IGF-2有高度親和力。
(3)瘦素
在調節孕婦和胎兒體重過程中有一定的作用,Shaarawy(1999)等發現孕婦血清瘦素水平與孕婦肥胖和大于胎齡兒發生相關,高云等(2000)證明臍血瘦素水平與胎兒體重呈正相關。
(4)其他激素
生長激素對出生后嬰兒的生長和發育起重要作用,但其在胎兒出生前對胎兒生長發育的影響較小,例如,無腦胎兒的生長激素水平較正常減少80%,但患病胎兒的體重無明顯減少,在動物研究中,切除垂體或對動物斷頭并未影響胎兒生長率。
甲狀腺素對胎兒生長調節的作用較小,對甲狀腺毒素癥胎兒進行觀察,盡管其甲狀腺素產生增加,但并未發現胎兒生長率增加,甚至發現存在可疑胎兒生長受限,腎上腺皮質激素對胎兒成熟(特別是肺和腸成熟)過程起重要作用。
3.環境因素
孕婦營養不良可影響胎兒生長發育,孕婦慢性病影響胎盤灌注可導致胎兒生長受限,某些代謝異常或毒素(如孕婦苯丙酮尿癥,Graves病,酗酒等)也可影響胎兒生長,胎兒從胎盤獲取適當營養可使胎兒遺傳學生長潛能得以充分發揮。
溫馨提示
以上就是導致巨大胎兒的病因介紹,希望對您和您的家人都能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