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義上來講,任何突出于腸腔內的隆起性病變都可稱為息肉,但一般所指的息肉,僅僅是粘膜局限性隆起。應該說,息肉是一種良性病變,不是癌腫,不會危及生命。它可小至芝麻、綠豆,直徑僅幾毫米,也可大至核桃,直徑有2—3厘米,數量從1個至數個不等。平時最多見的息肉是炎癥性和腺瘤性兩種。
前者與大腸炎癥反應有關,后者則由于結腸粘膜表面細胞更新的不平衡引起。炎癥性息肉在炎癥治愈后可自行消失,對腺瘤性息肉,我們必須有所警惕,它一般不會自行消失,如果長久存在于腸腔內,則有惡變的可能。檢出息肉和確定其病變性質的最有效措施是定期進行全結腸鏡檢查。得了炎癥性息肉,一般無須特殊處理,每隔1—2年作一次結腸鏡隨訪即可。小的腺瘤性息肉,可通過腸鏡下電凝方法直接切除,較大的有蒂息肉(一般直徑大于2厘米),可在腸鏡下先用金屬鈦或尼龍線結扎其根部,然后用電凝切除,病人無須受開刀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