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都知道,結腸息肉泛指直腸粘膜表面向腸腔突出的隆起性病變,包括有腺瘤(其中有絨毛狀腺瘤),從病理上來看,其內容不一,有的是良性腫瘤,有的是炎癥增生的后果。但由于肉眼看來大體相似,因此這一含意籠統不清的病名“息肉”一直被習慣采用。對于結腸息肉的病因,我們沒必要刨根問底,但至少應該達到“知其然”的程度,才能有效防治結腸息肉。目前對于結腸息肉的病因,單純性消化道息肉的病至今仍不清楚,息肉病的發生多與遺傳有關,極少數與免疫缺陷、感染和消化道激素異常有關。結腸息肉的發生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一、飲食因素
飲食因素與直腸息肉的形成有一定關系,特別是細菌和膽酸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礎。
二、遺傳因素
一般認為,息肉形成與基因突變和遺傳因素有密切關系,從目前研究情況表明,突變基因可以由父母遺傳給后代子女,在遺傳機會上男女是均等的,沒有性別的差異。
三、炎癥刺激
直腸粘膜長期被炎癥刺激;可引起腸粘膜的息肉生成,這是由于腸粘膜的炎癥充血水腫,糜爛潰瘍愈合之后,導致疤痕逐漸收縮,形成息肉狀,又由于慢性炎癥刺激,致腺體阻塞,粘液儲留而發病。
四、糞便、異物刺激和機械性損傷
糞便粗渣和異物長期刺激腸粘膜上皮,以及其它原因造成直腸粘膜損傷,使細胞出現異常增生,形成息肉。
五、脾腎虛弱先天稟賦不足或久病臟腑受損
脾腎陽虛,水濕運化失常,痰濕內聚,聚而成積,腸腑氣機不暢,氣滯血瘀,脈絡壅塞,終發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