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息肉的發病率逐漸上升,雖然是良性腫瘤,但是很容易發生癌變。其實息肉就是人體某組織表面長出多余的腫物,比如息肉發生在結腸部位的時候,就成為結腸息肉。引起結腸息肉的原因有很多,我們從內因和外因兩方面結合,分析結腸息肉的發病原因,做好預防。
結腸息肉的內因
1、感染
有報道認為腺瘤性息肉的發生與病毒感染有關。
2、年齡
結腸息肉的發病率隨年齡的增大而增高。
3、胚胎異常
幼年性息肉病多為錯構瘤,可能與胚胎發育異常有關。
4、遺傳
某些多發性息肉的發生與遺傳有關,患者由其父母生殖細胞內遺傳得到有缺陷的抑癌基因APC等位基因,而結腸上皮內的另一個APC等位基因在出生時是正常的,以后當此等位基因發生突變時,則在突變部位發生腺瘤,這種突變稱為體細胞突變。
結腸息肉的外因
1、長期腹瀉,很多病人腸道黏膜容易過敏,例如飲酒、吃辣椒或油膩食物或海鮮后出現腹瀉,有些病人會無原因的出現腹瀉,這樣,腸道黏膜會出現慢性炎癥,易導致腸道息肉生長。
2、長期便秘,便秘的病人經常是幾天排便一次,糞便長期在腸道內儲存會產生各種毒素,導致腸黏膜出現慢性炎癥,易生長息肉。
3、生活習慣:食物中含纖維多息肉的發生就少,反之就多,吸煙也與腺瘤性息肉的密切關系,吸煙史在20年以內者多發生小的腺瘤,而吸煙史在20年以上者多伴發大的腺瘤。
4、炎癥性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恩病等疾病易出現息肉。
溫馨提示:對早期結腸息肉病人,應重視調理大便。在飲食方面應給予維生素豐富的食品,如土豆、紅薯、嫩葉青菜、香蕉等,但應避免過粗糙的飲食,如韭菜、筍等。飲食要多樣化,多選用大豆制品和綠色的或橙色黃色的蔬菜、甘藍菜及新鮮水果。不要食用腌制品、煙熏和油炸食物。含纖維素豐富的食品,可以使大便有一定的容量,既可以防止便秘,又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腹瀉,并且能保持每日排大便。多飲水和湯液也可以使大便保持通暢,有利于腸道疾病的康復。
【參考文獻:《現代肛腸病學》《話說肛腸病》《消化道病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