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腸道中最多能積存約6.5公斤的宿便,大量宿便會堵塞在腸道里,使得毒素無法及時排出,而致食欲不振,腹部脹滿,噯氣,口苦,肛門排氣多等表現。臨床發現患痤瘡有便秘者占多數。其次大多數腸癌患者在發病前有較長一段時間的便秘史。所以在診斷便秘時,要排除的疾病誘因,追究其根源。
診斷便秘需排除的疾病誘因
1、痤瘡:青年中患痤瘡的男女均有,臨床發現患痤瘡有便秘者占多數。這是因為便秘者糞便中的有害物質吸收過多,就易患痤瘡。
2、痔瘡:有痔瘡者患便秘人數多,便秘者在排便時要使勁屏氣,日長時久肛門周圍血管壓力增加,肛周血循環不良,容易發生靜脈曲張,引起痔瘡和痔瘡出血。
3、頭痛:有人發現患偏頭痛的女性和血管性頭痛患者,患便秘者很多。這是因為便秘者體內毒素吸收增加,血液因此混濁,血黏度增加,腦血管供血不良易引發血管頭痛和失眠、易怒、煩躁不安等癥狀。
4、高血壓:由于便秘使膽固醇排泄受阻,血液中膽固醇含量上升,血管易受膽固醇侵襲而發生硬化,血管硬化管徑變細,外周阻力增加便引發高血壓。老年高血壓患者還會因便秘,在排便時用力過猛而誘發中風。
5、心律不齊:便秘者常擅自服用瀉藥,尤以大黃、元明粉、番瀉葉為多。特別是番瀉葉用之不當可急瀉,引起脫水、虛脫。殊不知瀉藥易造成體內電解質紊亂.血鎂、血鉀下降會誘發早搏、心動過速等心律不齊。便秘者若兼有心臟病,濫用瀉藥會有潛在的生命危險。
6、糖尿病:臨床中患糖尿病者便秘約占多數,糖尿病患者食肉者很多,多吃肉易引起便秘,患糖尿病者運動量不足也容易引起便秘。糖尿病是一種病因不明的內分泌代謝病,而以高血糖為其主要標志。
7、膽結石:正常人每天要從大便中排泄相當數量的膽固醇,而便秘者膽固醇的排泄受阻,易在膽囊中沉積形成膽結石。故臨床中便秘者患膽結石人數多。
8、乳癌:過去認為乳癌的發病與乳罩有關,也有人認為與遺傳有關。近年有資料表明:每周排便次數在兩次以下者,乳癌的發病率要比每日排便者高出五倍。肥胖婦女兼有便秘者,乳癌的發病率明顯增加,乳癌患者手術后仍有便秘者其癌癥復發率也比無便秘者高。此外調查發現婚后缺少性生活的女子患乳癌的機率增加。健康的性生活能消除緊張的情緒,乳頭可充血勃起,乳房柔軟,身體得到舒緩松弛。故每周有規律性生活的婦女,患乳癌的機率極少。
9、腸癌:據調查,大多數腸癌患者在發病前有較長一段時間的便秘史。嗜好肉食兼有便秘的人腸癌的發病率是常人的一倍。糞便中有多種致癌物,如膽汁酸的分解物就有很強的滲透性和致癌力,便秘使腸道黏膜與致癌物的接觸時間增加,故腸癌發病率增高。因此,欲長壽,腸中清。
溫馨提示:長期依賴瀉藥幫助排便希望“一通百通”,只能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從而加重便秘病情。注重養生之道,了解治療便秘的方法,才能使自己的腸道更為健康。蘋果中的纖維素含量比一般水果要高,并且蘋果內含的一些果膠有助于大便變軟,對排便很有幫助。
【參考文獻:《便秘的自測與防治》《實用消化病診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