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妊娠、哺乳或絕經后無月經者,則稱生理性閉經。生理性閉經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與疾病無關,故閉經本身對身體是沒有什么危害的。但是對于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閉經卻不是這樣,它們往往與某些疾病有關,屬于病理性疾病,應根據閉經的種類進行精神調整或藥物治療。
輔助診斷閉經的一系列項目
1、詢問病史
詳細詢問患者的月經史、初潮年齡、月經周期、經期、經量等。了解其生長發(fā)育史、家庭史、幼年健康情況、有無先天性缺陷或其他疾病,服用過的藥物,已婚婦女則需注意其生育史,產后并發(fā)癥等。另外還要詢問發(fā)病前的情況,有無任何導致閉經的誘因如精神因素、環(huán)境改變、各種疾病等。
2、體格檢查
應注意全身情況,發(fā)育是否正常,有無畸形,還應注意其身高、體重、四肢、軀干的比例、智力、營養(yǎng)和健康情況。婦科檢查應注意內外生殖器的發(fā)育、有無缺陷、畸形,以及第二性征如毛發(fā)分布、乳房發(fā)育、有無乳汁分泌等。
3、輔助診斷
(1)雌激素試驗
如孕酮試驗陰性(說明患者體內雌激素水平低、故對孕酮無反應),可作雌激素試驗。即給患者每日服已烯雌酚1mg,連續(xù)20天或肌注苯甲酸雌二醇隔日注 2mg,共注5次。停藥后2~7天出現撤藥性流血,提示子宮內膜對激素有正常反應而且宮腔通暢。
(2)內窺鏡檢查
腹腔鏡檢查直接窺視子宮、輸卵管、卵巢等,并可作活組織檢查。有時還需作宮腔鏡檢查觀察子宮腔及其內膜,取內膜組織送病理檢查,觀察子宮腔有無畸形等。
(3)孕酮試驗
兩種方法
①孕酮 每日肌注20mg,連續(xù)3~5天;
②醋酸甲孕酮 每日口服10mg連服5天。停藥后3~7天出現撤藥性流血者為陽性結果,提示子宮內膜有功能,已受一定水平雌激素的影響,對孕酮起反應而剝脫。
(4)基礎體溫測定
如月經周期的后兩周基礎體溫較前兩周上升0.4~0.6℃,是為雙相型,提示卵巢內有排卵和共黃體形成。說明卵巢功能正常。
(5)陰道脫落細胞檢查
觀察表、中、底層細胞的百分比,表層細胞百分率越高反映雌激素水平越高。
(6)子宮頸粘液結晶檢查
如涂片上見羊齒狀結晶,羊齒狀結晶越明顯、越粗、提示雌激素作用顯著。如涂片上見成排的橢圓體,提示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礎上已有孕激素的影響。
(7)測定血清
FSH~LH以及PRL的排出量在月經周期中正常血清FSH值為0.66~2.50μg/L LH值為6~30IU/L,排卵高峰值約為基礎值的3倍。如FSH高于2.5μg/L 提示卵巢功能衰竭,LH低于6IU/L表示促性腺激素功能低下。若FSH及LH均低,提示垂體或更高中樞功能低下。在正常月經周期,24小時尿FSH生物測定一般少于52.8小白鼠子宮單位,如果FSH水平高于52.8小白鼠子宮單位,提示垂體功能亢進,閉經原因在卵巢。如FSH低于6.6小白鼠子宮單位,提示垂體功能減退,閉經原因在垂體或其以上部位。
(8)垂體興奮試驗
當患者FSH與LH含量均降低時,應進行垂體(垂體【譯】:是身體內最復雜的內分泌腺,所產生的激素不但與身體骨骼和軟組織的生長有關,且可影響內分泌腺的活動。)興奮試驗以區(qū)別病變在垂體,抑在丘腦下部。垂體興奮試驗是將LHRH100μg溶于生理鹽水 5ml,靜注,30秒鐘內注完。于注射前和注射后15、60、120分鐘各采2ml靜脈血。測定血LH含量(放射免疫法)。若注射后30~60分鐘LH值升至注射前的3倍以上提示垂體功能良好,對LHRH反應良好,閉經原因在丘腦下部或以上部位。如注射后LH值不增高或增高不多,提示閉經原因可能在垂體。
溫馨提示
女性發(fā)生閉經,首先應找出引起閉經的原因,青春期前、妊娠后、哺乳期及絕經期后的閉經是正常的,不屬于病態(tài),可以不治療。如果是屬于病態(tài)閉經,一定要查明原因,針對病因治療,原發(fā)疾病治愈,月經就會自然來潮。
【參考文獻:《婦科超聲診斷與鑒別診斷》《婦科疾病診斷與療效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