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的脊柱骨折可造成脊髓損傷
當脊柱發生骨折時,很可能傷及椎管內的脊髓神經,甚至出現出現截癱或不全癱癥狀,如感覺、運動功能喪失、大小便障礙等。
輕度脊柱骨折癥狀較不明顯
臨床上常見的脊柱骨折多半沒有當即出現癱瘓,只有局部的疼痛、活動受限、畸形、壓痛,而后隨著軀干活動及年齡變老,脊柱不穩定逐漸出現,產生遲發性脊髓或神經根受壓,出現頸、腰、四肢疼痛、麻木、肌肉萎縮,漸漸喪失正常的生理活動能力。
穩定型骨折
對于胸腰段骨折,輕度椎體壓縮的穩定型。患者可平臥硬板床,腰部墊高。數日后即可背伸肌鍛煉。經功能療法可使壓縮椎體自行復位,恢復原狀。3~4周后支具保護下可下床活動。
不穩定型骨折
胸腰段不穩定型脊柱骨折,椎體壓縮超過1/2以上、畸形角大于20°、或伴有脫位可考慮開放復位內固定。常用的內固定技術是后路經椎弓根釘內固定技術。
脊髓損傷
對于并發脊髓損傷,若保守治療無效,行椎板減壓、骨折復位內固定術來治療。手術目的主要是解除神經壓迫、恢復脊柱序列、固定損傷脊椎。同時進行神經康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