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扁平苔蘚多發于中年女性,臨床上具有較為明顯癥狀,常常為對稱性,不難作出臨床診斷。但是有很多朋友卻不將該病當作一回事,而輕視及時治療的重要性,容易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導致病情惡化,嚴重者會引發口腔癌,極大的影響著人們的正常生活。
診斷口腔扁平苔蘚的重要性
口腔扁平苔蘚主要表現為口舌潰爛,舌體干裂,聲音嘶啞,口干口苦,繼而引發口腔扁平苔癬,口腔炎,復發性口瘡,唇炎等口腔疾患,嚴重者會引發口腔癌。
絕大多數口腔扁平苔蘚與全身或系統疾病關系密切,甚至是最早線索,比如白血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免疫系統疾病等。臨床上,還有不少HIV、梅毒(梅毒【譯】:由蒼白螺旋體引起的慢性、系統性性傳播疾病。主要通過性途徑傳播。)患者亦是通過口腔扁平苔蘚而發病,只是往往已是疾病晚期,容易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口腔扁平苔蘚多發于中年女性,病變的病損特征是在角化病損之間有紅色充血的或正常的粘膜,它“鑲嵌”在灰白色的角化斑塊或條紋中,形成為網絡狀或線路狀。口腔病損常常為對稱性。若用放大鏡細細觀察,其病損則表現為白色細線條或針帽大小的丘疹,并組成網狀、線條、環形、斑塊等各種圖形。
具有以上典型癥狀的病人不難作出臨床診斷。但如果病程反復,時間較長,或有水皰、潰瘍、糜爛等損害時,則需依靠活檢或其他診斷方法來與另外一些粘膜病鑒別。
口腔扁平苔蘚可通過組織病理診斷。該病由于上皮過度角化或萎縮,活動性底細胞退行性變,在上皮和結節可見膠狀小體,真皮層可有以單核細胞為主浸潤,淋巴細胞遷移進入上皮層,從而使上皮與結締組織界線不清,漿細胞除在齒齦皮損活檢中多數外,其他皮損活檢均不占多數,有時,基底膜呈現玻璃樣變性,PAS染色這種表現更為明顯。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顯示多數免疫球蛋白沉積于膠樣體,少數沉積于細胞表面,基底膜區可見纖維素沉積物,真皮層以CD4 淋巴細胞浸潤為主,上皮間和基底區以CD8 淋巴細胞浸潤為主,上皮朗格漢斯細胞數正常,但更呈多形性且表達HLAⅡ類抗原,口腔扁平苔蘚角質形成細胞表達HLAⅡ類抗原,但不能與非特異性齒齦炎,紅斑狼瘡和念珠菌性唇炎相鑒別,藥物相關性苔蘚樣疹的朗格漢斯細胞抗原性不同于特發性扁平苔蘚,即使它們的臨床表現和組織病理表現極為相似。
溫馨提示
口腔扁平苔蘚患者在飲食方面,宜多食新鮮蔬菜,水果。糜爛潰瘍型病人應給予軟食,盡量較少辛辣刺激之物對口腔粘膜的刺激,如生蔥、生蒜、海產品、牛羊肉等,忌燙食,以有利于口腔扁平苔蘚病情的迅速好轉,加速愈合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