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是很難發(fā)現的一種病,不少患者在初期并沒有及時的發(fā)現,發(fā)現之后到醫(yī)院檢查時,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期,嚴重者可能轉換為肝硬化或者肝癌,為了減少危害的發(fā)生,小編為大家據介紹丙肝的癥狀以及檢查過程。
丙肝的癥狀表現
慢性丙肝的癥狀
一開始不大明顯,大多表現為乏力、頭暈、食欲有所減退、厭油膩、尿黃、肝區(qū)不適、睡眠不佳、可有肝大和輕度觸痛觸痛,可有輕度脾大。部分慢性丙肝病例無明顯癥狀和體征。丙肝嚴重時癥狀比較明顯,如乏力、納差、腹脹、尿黃、便溏等,常伴肝病面容、肝掌、癡、脾大,ALT和/或天門冬氨酸氨酶反復或持續(xù)升高,白蛋白降低或A/G比值異常、丙種球蛋白明顯升高。
急性丙肝可分為急性黃疸型和急性無黃疸型
①急性黃疸型丙肝起病相對來說比較緩慢,只是有一少部分丙肝患者會有發(fā)熱、頭痛、四肢酸痛等癥狀。此型丙肝癥狀主要有全身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厭油、腹脹、肝區(qū)痛、尿色加深等,肝功能改變主要為ALT升高。隨著病情發(fā)展,丙肝患者自覺癥狀好轉,發(fā)熱消退,但隨后出現黃疸癥狀。部分丙肝患者可有一過性糞色變淺、皮膚搔癢、心動徐緩等梗阻性黃疸表現。體征伴有肝大、壓痛及叩痛,部分病例有輕度脾大。肝功能檢查ALT和膽紅素升高,尿膽紅素陽性。病情持續(xù)發(fā)展,丙肝癥狀逐漸消失,黃疸消退,肝、脾回縮,肝功能逐漸恢復正常。
②急性無黃疸型的患者除了沒有黃疸外,其他的癥狀與黃疸型丙肝的癥狀差不多,比黃疸型丙肝的發(fā)病率高。
重型丙肝患者癥狀
主要包括極度疲乏;嚴重消化道癥狀如頻繁嘔吐、呃逆;黃疸迅速加深出現膽酶分離現象;肝臟進行性縮小;出血傾向,PTA<40%,皮膚、粘膜出血。出現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征,腹水等嚴重并發(fā)癥。以及乏力,腹脹,尿少,肝掌,癡,脾大,腹水,腳腫,胃底食管下段靜脈曲張,白蛋白下降,A/G倒置等肝功能受損和門脈高壓表現。
丙肝的檢查項目
1、血常規(guī)急性肝炎初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略高,一般不超過10×109/L,黃疸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稍低,淋巴細胞相對增多,偶可見異型淋巴細胞。重型肝炎時白細胞可升高,紅細胞下降,血紅蛋白下降。肝炎肝硬化伴脾功能亢進可有血小板、紅細胞、白細胞減少的“三少”現象。詳情點擊>>>輔助治療丙肝的飲食偏方
2、尿常規(guī)尿膽紅素和尿膽原的檢測是早期發(fā)現肝炎的簡易有效方法,同時有助于黃疸的鑒別診斷。肝細胞性黃疸時兩者均陽性,溶血性黃疸時以原為主,梗阻性黃疸以尿膽紅素為主。深度黃疸或發(fā)熱患者,尿中除膽紅素陽性外,還可出現蛋白質、紅、白細胞或管型。
3、肝功能檢查肝功能的檢測一般包括血清酶測定,血清蛋白,膽紅素,凝血酶,和血氨的測定,具體項目遵照各項指標的正常數值。 抗HCV、HCV-RNA檢測:1.抗-HCV 抗-HCV陽性是HCV感染的標志。檢測抗-HCV對丙型肝炎診斷很有價值,一般HCV感染者,體內均出現抗HCV。但目前檢測結果不能充分反映急性、慢性抑或恢復期感染。
4、HCV-RNA檢測,HCV RNA陽性是HCV感染的直接證據、是HCV復制指標、有傳染性。因HCV RNA較抗-HCV出現早,故可用于早期診斷及獻血員的篩查。HCV RNA陰性,說明HCV被清除,因此,也可做為判斷預后和療效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