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預防癤病復發,每天使用抗菌肥皂或氯己定,特別是腋部、腹股溝和肛周。每日清洗床單和衣物,經常洗手。
在夏季應尤為注意皮膚清潔,及時更換內衣和避免表皮受傷。記得勤洗澡、洗頭、理發、勤換衣服、剪指甲、幼兒尤應注意,用金銀花,野菊花煎湯代茶喝,癤周圍皮膚應保持清潔,并用70%酒精涂抹,以防止感染擴散到附近的毛囊。
一、預防小兒癤腫
如果嬰幼兒居處通風差,室內悶熱,或護理不當,皮膚不潔,毛孔閉塞,體內之熱不能外泄,內外熱毒交阻于皮膚,就會產生癤腫。另外,嬰幼兒哺食過飽和過饑,哺喂無定時定量;母親乳汁過濃或過于辛辣、油膩或患病仍給孩子哺乳等,都可導致嬰幼兒脾胃受損,中脘積滯不化,郁結成熱,耗灼氣血濕濁郁于肌腠,也是誘發癤腫的重要因素。
要想預防生“熱癤”,首先應當注意避免上述誘發因素。此外,可多飲用一些家常清暑飲料,如西瓜汁、綠豆米仁湯、蔬菜湯等,用中草藥自制飲料,也有良好效果,如鮮荷葉一角,杭白菊3克、生米仁9克,加水400毫升,煎成250毫升藥汁灌入奶瓶,待涼后給嬰兒飲用,每日數次,直至秋涼。還可以用市售的金銀花露,或用金銀花9克,杭白菊9克、生甘草1.5克,煎湯代茶飲用。
如果已患癤子,可用草藥洗敷,既簡便,療效也很好。用土大黃15克、絲瓜葉30克,加清水1000毫升煎湯,涼透后用紗布沾洗患處,可清熱解毒、收斂排毒減輕患兒痛楚。若癤腫灼熱疼痛,患兒哭鬧不休,可和新鮮干凈的西瓜翠皮貼敷于患處,瓜皮干脫即換新鮮的。此法可使小癤消隱,即使已化膿的,也可促其自然排膿,且瘡口愈后不疤痕。癤腫頻發的,倘伴有發熱,應請醫生診冶。
二、預防產褥期癤腫
1.產后飲食。產褥期間的飲食調養和妊娠期間的飲食調養同樣重要。產后前一二天內,產婦應當吃些清淡而易于消化的食物。以后的飲食同懷孕期間相仿,不應偏食或挑食。飯菜要多樣化,粗細糧搭配著吃,葷素夾雜著吃,唯有這樣,身體才會康復得快,奶水才會量多質好。夏季多飲西瓜汁,多喝冬瓜湯。
2.居室環境。產婦睡的房間要安靜、清潔和冬暖夏涼。熱天更要注意空氣流通。
3.清潔衛生。產后必須早晚刷牙,注意口腔衛生,否則易患牙病。產后必須注意清潔衛生。產后可以洗澡,但不能盆浴,以防污水流入陰道引起感染。每天用溫開水洗滌下身1~2次,尤其在大便后。衛生巾更需勤換。
此外,癤腫要及時就醫,反復多發的癤腫,應注意排除是否患有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