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術前對臂叢損傷定位,除了區分鎖骨上下損傷外,應進一步明確鎖骨上的根或干損傷,以及鎖骨下束或支損傷,具體方法應將臨床檢查所得地陽性體征,按上肢五大神經分類后進行組合診斷。
Ⅰ臂叢神經根損傷
從理論上分析只有相鄰兩神經根同時損傷時才可見臨床癥狀與體征,我們把這種現象稱單根代償現象與雙根組合現象。為了敘述方便,將臂叢神經根分為上臂叢及下臂叢。上臂叢包括C5-7神經根;下臂叢包括C8神經根與T1神經根。
①上臂叢神經損傷
肩關節不能外展與上舉,肘關節不能屈曲而能伸,腕關節雖能屈伸但肌力減弱。上肢外側感覺大部缺失,拇指感覺有減退,第2-5手指,手部及前臂內側感覺完全正常,檢查時可發現肩部肌肉萎縮以三角肌為著,上臂肌肉萎縮以肱二頭肌為著。另外,前臂旋轉亦有障礙,手指活動尚屬正常。
上述癥狀與臂叢上干(C5,C6)損傷類同,是否合并C7損傷,主要檢查背闊肌及指伸總肌有無麻痹現象。如果有斜方肌萎縮,聳肩活動受限,以及肩胛提肌與菱形肌出現麻痹時,即表示上臂叢神經根在近椎間孔處斷傷或節前撕脫傷。
②下臂叢神經根損傷
手的功能喪失或發生嚴重障礙,肩,肘,腕關節活動尚好,患側常出現Horner征。檢查時可發現手內部肌全部萎縮,其中以骨間肌為著,有爪型手及扁平手畸形,手指不能屈或有嚴重障礙,但掌指關節存在伸直動作(指伸總肌的功能),拇指不能掌側外展。前臂及手部尺側皮膚感覺缺失,臂內側皮膚感覺亦可能缺失。
上述癥狀與臂叢下干及內側束損傷類同,如果有Horner征出現,證明T1交感神經已斷傷,此常提示C8,T1近椎間孔處斷傷或節前損傷。臨床上除C8,T1神經聯合斷傷外,有時也可合并C7神經根同時斷傷,這時的臨床癥狀及體征與單純C8,T1神經根斷傷相類似,但仔細檢查可發現背闊肌有麻痹,或肌力減退,指伸總肌也有肌力減退的表現,感覺障礙平面可向橈側擴大。
③全臂叢神經損傷
早期時,整個上肢呈緩慢性麻痹,各關節不能主動運動,但被動運動正常。由于斜方肌功能存在,聳肩運動依然存在。上肢感覺除臂內側尚有部分區域存在外,其余全部喪失。上臂內側皮膚感覺由臂內側皮神經與肋間臂神經共同分布,后者來自第2肋間神經,故在全臂叢神經損傷時臂內側皮膚感覺依然存在。上肢腱反射全部消失,溫度略低,肢體遠端腫脹,并出現Horner征。在晚期,上肢肌肉顯著萎縮,各關節常因關節囊攣縮而致被動運動受限,尤以肩關節與指關節嚴重。
Ⅱ臂叢神經干損傷
①上干損傷
癥狀體征與上臂叢神經根損傷相似。
②中干損傷
獨立損傷臨床上極少見,單獨損傷除短暫時期內(一般為2周)示中指指腹麻木及伸肌群肌力有影響外,無明顯臨床癥狀與體征。可見于健側C7神經根移位修復術后。
③下干損傷
癥狀及體征與下臂叢損傷類同。手的功能(屈伸與內收外展)全部喪失,不能執捏任何物件。
Ⅲ臂叢神經束損傷:(通過五大神經損傷的歸類診斷完成)
① 外側束損傷
② 內側束損傷
③ 后束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