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體功能不全是指卵巢排卵后沒有完全形成黃體,以致孕激素分泌不足,使子宮內膜未能及時轉換,而不利于受精卵的著床。因此往往導致不孕或習慣性留流產。
黃體是卵巢排卵后卵泡黃素化而形成的,在排卵后7-8天分泌量達高峰期,在月經前1-2天分泌量又會迅速下降。若垂體雌激素分泌及促性腺激素不足,直接導致卵泡發育不成熟,卵巢雖能排卵,但黃體發育常受影響而出現黃體功能不足的現象。
黃體功能不足可以分為黃體期縮短和黃體期缺陷兩種,可引起分泌期子宮內膜發育不良,從而影響孕卵著床,或雖著床但早期流產。有的人流產及早,有的人流產臨床無察覺。據統計,由于其導致不孕癥的占3%-8%。
其主要臨床癥狀有:經前淋漓出血,月經周期過短,生育期婦女不孕或習慣性流產等。判斷是否黃體功能不足,一般需測基礎體溫,如出現黃體期體溫短于12天,或體溫上升慢下降早、上升幅度小于0.5℃,或黃體期體溫波動較大,這樣連續測定3個月經周期癥狀相同,就要小心是該病在作怪。此外,通過在月經來潮12小時內取子宮內膜查看分泌情況,若分泌不良也可考慮患病。
黃體功能不足臨床表現
一般可有月經周期過短,經前淋漓出血,生育期婦女不孕或習慣性流產等。判斷是否黃體功能不足,一般需測基礎體溫,如黃體期體溫短于12天。或體溫上升較慢 ,下降較早,上升幅度小于0.5℃。或黃體期體溫波動較大,均為黃體功能不足的表現,但需注意應連續測定3個月經周期方可確定。此外,月經來潮12小時內取子宮內膜,若表現為分泌不良,也可作為參考
黃體功能不足包括黃體期缺陷和黃體期縮短,可引起分泌期子宮內膜發育不良而致孕卵不易著床,或雖著床而早期流產。有些婦女受孕后流產極早,可能僅見到月經周期延遲了1天至數天。臨床上無從察覺是流產,有人稱之為隱匿妊娠。黃體功能不足約占不孕病因的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