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皰疹的發病原因目前尚未明確,雖然名稱中有個"汗"字,臨床上也常在手汗、腳汗較多的人身上發病,但病理學檢查卻發現汗皰疹和汗腺并沒有太大的關系。大多認為可能是精神緊張導致手足多汗、藥物或食物過敏、真菌感染及局部刺激等因素引起的濕疹樣反應。
部分病人和異位性皮炎體質有關或因其他過敏原關系引發,即使避免過敏原,卻不能完全根除,有的病人則在情緒壓力下會使病情惡化,所以汗皰疹是受情緒影響的皮膚病之一。
因此,患者學會自我調節情緒是非常重要的一項預防措施,朱醫生提醒患者,要盡量解除工作和學習上的壓力,放松緊張的情緒狀態,患病以后也不要過分焦慮,因為汗皰疹是一種可能可以治愈且有自愈性的皮膚病。
莫把汗皰疹當手足癬
夏季也是手足癬好發的季節,因發病部位相似,容易混淆。
汗皰疹
皮疹為針尖或粟粒樣大小,深在性半球形小水皰,略高于皮膚表面,如融合成米粒大水皰,則明顯凸起,常無紅暈。成批發生于雙側掌跖及指趾側,散在或群集分布。自覺灼熱及瘙癢,有些患者無瘙癢感,約1~2周水皰干涸形成領圈樣脫屑。整個過程約一個月左右可自愈,但容易反復發作。
手足癬
是一種真菌感染性皮膚病,往往單側發病,當皮膚真菌侵入掌部的角蛋白組織后,在合適的環境下,先形成菜籽大的小丘疹和水皰,然后等距離從中心向外圍擴展,呈環形,中央有愈合傾向和少量脫屑,幾個環可合并成多環形,炎癥一般不明顯,可有癢感。如病發于指趾間,可引起浸漬和糜爛;慢性病例可引起皮膚增厚,角化過度,入冬則發生皸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