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外翻的發病多見于幼兒,兒童肱骨內外髁骨折未能及時復位或復位不良、肱骨外髁骨骺早閉或缺血性壞死及未經復位或復位不良的肘關節脫位均可致肘外翻。肱骨內髁骨折引起肘外翻則是由于肱骨內髁過度生長所致。未經復位或復位不良的肘關節脫位也可致肘外翻。橈骨小頭切除后,其發生肘外翻的原因是由于切除橈骨小頭后橈骨近端重要的機械阻擋作用消失,使肘關節和前臂生物力學發生異常。一般對無肘關節功能障礙和疼痛癥狀的肘外翻可不予治療,嚴重者可采用手術治療。
一、手術治療
(1)手術方式
肱骨髁上截骨矯正及尺神經前移術。
(2)手術指征
①嚴重肘外翻畸形且畸形穩定數年以上者。
②關節的疼痛和無力癥狀明顯,影響肘關節功能者。
③伴有創傷性關節炎者。
④伴有遲發性尺神經炎者。
手術的目的主要為矯正畸形、穩定關節、減輕疼痛和改變關節受力不均,防止關節退變的加重。
肘外翻主要由于肘部創傷和病變所致的后果,因此,當肘部出現創傷和病變時,應考慮到可引起肘內,外翻畸形之可能,特別是肱骨髁上骨折或肘部脫位時,一定要先糾正側方移位,再作其他重定,盡可能做到解剖重定。若為輕度畸形,又無癥狀者,不必作治療。若畸形明顯或出現遲發性尺神經損傷者,則應早日手術,以免發生骨性關節炎或尺神經損傷的不可逆改變。
二、針刺治療
肘內外翻畸形可告別傳統的手術法而采用針刺治療。肘內外翻畸形是兒童肘部骨折常見的并發癥,發生率約在30~70%之間。對肘內外翻畸形,國內外至今采用的方法多為手術矯治。然而,不論是中醫的畸形初期折骨矯正,還是西醫的楔形截骨矯正,均創傷大,患兒難以接受,術后還有再次畸形的可能。經過近10年的臨床研究,發現通過對患肢內側骨骺區的針刺,可促使該區軟骨細胞、骨母細胞增生繁殖,最終矯正內外翻畸形。課題組對50余例患兒的治療表明,平均針刺52次后,總有效率達98.1%,且無創傷、無副作用,患兒從此不再需要手術截骨。
溫馨提示:保守治療適用于早期肘關節骨性關節炎而臨床癥狀輕,且肘關節功能障礙不明顯的病人。疼痛是最常見的癥狀,可進行理療、按摩等物理治療,或服用阿司匹林等藥物,還可輔以神經營養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