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斑狼瘡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對身體重要器官造成很大的危害,那么如何才能發現患有紅斑狼瘡呢?那么就由小編我來為大家介紹下紅斑狼瘡的癥狀以及病因都有哪些。
紅斑狼瘡的病因
1、 素體虧虛
西醫學認為紅斑狼瘡有遺傳因素。中醫學認為患病的個體都有其特殊性,由于這種特殊性導致某種致病因子或疾病的易感性。《方極·五變篇》有:"肉不堅,腠理疏,則善病風,……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說明臟腑組織有堅脆剛柔的不同。《醫宗金鑒》有:"人感受邪氣難一,因其形藏不同,或從寒化,或從熱化,或從虛化,或從實化,故多端不齊也。"也說明由于個體體質的差異性而引起不同的疾病。而紅斑狼瘡患者由于先天稟賦不足,形成素體虧虛之狀。
紅斑狼瘡的病因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根據生活實踐總結出一些格言,中醫有一個掛在嘴邊的理論:"邪之所奏,其氣必虛。"其中的"邪"指外來的致病因素,如外界環境因素,風吹日曬雨淋,日常生活不良習慣,細菌病毒感染等,這些外來的侵害造成疾病的均稱之為"邪"。"氣"指人的體質,抗御"邪"氣侵害的能力。一個人之所以會患病,除了外界因素外,還與個人的體質有關,在相同的致病條件下,有的人患病,有的人健康如常,便是這個緣故。紅斑狼瘡患者的患病,同樣離不了這種規律的支配。那么紅斑狼瘡患者的"氣"又是怎么虛的呢?一方面是患者先天稟賦不足,在人類的繁衍過程中,形體稟受于父母,而其間可以形成機體的整體或局部器官的虛弱,形成了紅斑狼瘡的易患體,如紅斑狼瘡有遺傳傾向也說明了這一點。另一方面是由于后天的損傷,如反復感受外邪,日久外邪在體內留連,耗傷正氣,使抗病能力減弱,或勞傷、食傷、精神所傷,而使正氣受損,或應用一些毒性藥物使機體的抗病力降低。凡此種種,均致抗病力下降,形成紅斑狼瘡的易感體,加上邪氣的侵襲,即紅斑狼瘡誘發因素的作用而患本病。
紅斑狼瘡的素體不足,還可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得到證實。在本病的急性發作期,由于邪氣盛而掩蓋了身體不足的癥狀,但通過積極治療,到了疾病的緩解穩定期,則有五臟虛損的表現,常有脾腎陽虛、肝腎陰虛、心肺氣虛、肝血虧虛等。經用補五臟的藥物積極調理后,病情會逐漸穩定,明顯提高了療效。這些虛損的表現固然與疾病的消耗有關,但其素體不足也是不可忽視的。
2、 六淫外襲
中醫學非常重視人與自然的關系。《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云:"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素問·六微旨大論》云:"氣交之分,人氣從之,萬物由生。"指出時令氣象的變化與自然界物候現象和人的生命現象存在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在紅斑狼瘡的發病中六淫外襲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自然界氣候,一年分為四季,共有24節氣,從立春至立夏為春季,立夏至立秋為夏季,立秋至立冬為秋季,立冬至立春為冬季。正常的氣候變化為春溫、夏熱、秋涼、冬寒。中醫非常重視人與自然的關系,認為時令氣候的變化與自然界物候現象和人的生命現象存在著非常密切的關系,特別是一年四季不同的氣候變化,包括氣溫高低,濕度大小,風力強弱,日照時間長短等。中醫把一年中的季節性氣候特點歸納和排列為風、火、暑、濕、燥、寒,稱為六氣,隨著季節變遷,六氣有其變化規律,它為自然界萬物的生長變化提供了必要的條件,為人類的健康提供了應有的自然環境。但是六氣的變化有時會不循常規,如平時我們會在春季里遇到倒春寒的氣候,在夏季超常的高熱,或連續出現暖冬等。這些超常的氣候變化往往是導致疾病發生的原因,于是中醫把這種異常的六氣稱為"六淫"。
六淫作為致病因素,常概稱為外邪。由于六淫與氣象、時令直接關聯,所以常見的六淫引起的疾病往往有明顯的季節性和區域性。如春季的疾病多與風有關,夏季的疾病多與暑有關,秋季的疾病多與燥有關,冬季的疾病多與寒有關,三伏天為長夏季節,其病多與濕有關。六淫可以單獨為病,也可以數種邪氣兼而致病。如常有風、寒、濕三邪聯合引起風濕性關節疼痛等。
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及中醫學理論的不斷提高,"六淫"作為外感疾病的病因概念,其含義也有所變化,并且遠遠超出了單純氣象變化的范圍。首先在中醫診治疾病中,把風、寒、暑、濕、燥、火作為一種辨證的概念,也就是根據患者所表現出來的癥狀,來推斷疾病應屬的"六淫"范圍,就是中醫常說的"辨證求因,審因論治"。其次大量的實踐證明"六淫"所引起的多種疾病的發生與流行的生物性致病因素的存在和傳播密切相關,又與氣候季節密切相關。由此可見,六淫病因的內容,既包括了氣候變化的物理性因素,也有與氣象時令有關的生物性因素,同時也是一種對臨床癥候的特征通過類比而推導的辨證概念。"六淫"之邪在紅斑狼瘡的發病中有什么影響呢?
在自然界里大氣流動形成風,故中醫講風性輕揚,來去無蹤,急驟多變,就致病的風邪來說,包括自然界的風及來自大氣中的多種外感疾病的致病因素,而紅斑狼瘡患者的發病,有許多是因為感染等外來性疾病所誘發,引起紅斑狼瘡的加重或復發。另外紅斑狼瘡患者出現關節肌肉酸痛,游走性關節疼痛,都符合中醫風邪為病的病性特點,因此中醫的風邪對本病的發病及其病變過程都有重要影響。冬季氣候寒冷,萬物潛藏生機衰退,寒邪致病多在冬季,也有在其他季節因氣溫驟降而發病者,紅斑狼瘡患者皮膚對寒冷的耐受程度遠遠低于健康人,臨床上常見因受冷而發生凍瘡性紅斑及接觸冷風刺激而出現雙手的"雷諾現象"。另外本病患者出現關節的怕冷,疼痛,遇冷加重,均符合中醫的寒邪致病特點。暑為夏令之主氣,暑邪致病有明顯的季節性,暑天氣候炎熱,由于我國地理環境,暑夏日光強烈,并且日曬時間最長,紅斑狼瘡患者由于皮膚對日光過敏,受紫外線照射常發生皮膚的紅斑加重,甚至引起全身各系統的癥狀明顯加重。自然界的潮濕之氣以長夏霉雨季節最為突出,各種物品受潮后則重濁黏膩,容易霉爛,人久居潮濕環境,也常有胸悶不暢,困倦乏力的感覺,中醫說濕邪有潮濕、黏滯、重濁、固著等特性,而紅斑狼瘡患者的皮膚病變中可出現濕性紅斑,或狼瘡腎引起的浮腫及漿膜腔積液等癥狀,都是"水濕內停"、"水濕泛溢"的表現,紅斑狼瘡患者也常因感受濕邪而出現食欲不振,乏力胸悶,惡心嘔吐,大便溏瀉等癥狀。燥與濕是相對的,它為秋季的主氣,見于久晴不雨,驕陽久暴,火熱烘烤,或秋風蕭瑟,天高云淡,風吹日久,干枯皺裂,自然界中相對濕度低,環境干燥,此時由于長波紫外線對人體的影響,引起紅斑狼瘡患者的皮膚紅斑加重,出現口干咽噪,鼻干唇裂等癥狀,在臨床上常用滋陰的藥物來治療本病,一方面是補身體陰液的不足,一方面有潤燥驅邪的作用。火邪乃是熱之極,兩者程度不同,性質則一,本病患者常因直接感受火熱之邪,蒙受日曬熱毒,或感受其他邪氣日久化熱,引起發熱,其中有低熱、壯熱等不同熱型,這種發熱有本病自身的發熱,也有由于外感病邪的發熱,在治療上除治本病之外,各醫家常選用清熱解毒的中藥,也是針對火熱是本病的病因之一而用藥的。總之外感六淫之邪,常使紅斑狼瘡引發或加重,在生活中應避免六淫侵襲,在治療上要注意祛除六淫之邪氣。
3、 七情過極
人生活在社會中,各種社會影響均可引起人們情志上的變化。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活動,叫做"七情"。在正常情況下,是人體精神活動的外在表現,如果外界社會的各種精神刺激程度過重或持續時間過長,造成情志的過度興奮和抑制時,就會導致人體的陰陽失調,氣血不和,經脈阻塞,臟腑功能紊亂而發生疾病。《靈樞·壽夭剛柔》云:"憂、恐、憤怒傷氣,氣傷臟,乃病臟……",告訴后人情志引起的疾病主要是引起五臟氣機失調的病證。 一般來說七情引起的疾病有兩大特點,一是七情致病常是在情志變動超過人們正常承受限度的情況下損傷內臟,不同的情志變化對內臟有不同的影響,常歸納為"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恐傷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能體會到,如果超常規的憤怒,可以引起肝區脹滿疼痛;遇有特別發愁的事情,常見胃脘脹滿,不思飲食;過度悲傷,大哭之后,常見兩肋脹滿等。不過對以上情況不能機械地理解,應根據具體病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二是情志變化過急可以影響人體的氣機,《素問·舉痛論》云:"百病生于氣也,怒則氣止,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說明不同的情志變化對人體氣機的影響是不相同的,導致的病證也是不相同的。情志因素影響氣機,以肝氣失調最為突出,然而凡是具有情志抑郁不舒,日久不愈,引起的疾病,或因氣病致血病,或氣郁日久生熱化火,或津液積聚形成痰結,如此等等,變化多端。臨床上也常常見到由于情志變化過大,如長期精神緊張,思想負擔過重,以及暴喜狂怒等使內環境紊亂,五臟虧虛,引起氣血逆亂,運行不暢,瘀血痰濕等病理產物內生,阻滯三焦,而引起紅斑狼瘡。臨床上許多紅斑狼瘡的發病或病情復發加重都與七情過極有密切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