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股骨頭壞死的關鍵在于早期發現,早期發現是指在股骨頭發生塌陷以前對該病作出正確的診斷,股骨頭壞死在早期有時是沒有臨床癥狀的,而是在拍攝X線片時發現,但它一旦出現癥狀,多數是髖關節或膝關節疼痛,疼痛可為持續性或間歇性。
這些疼痛癥狀在站立行走時會加重,有自腹股溝向膝部放射痛,休息后會減輕。骨折或脫位復位后,逐漸或突然出現膝關節疼痛、鈍痛或酸脹不適等,常向腹股溝區或臀后側或外側,或膝內側放射,該區有麻木感。
疼痛性質多數早期不嚴重,但會逐漸加重,也可受到外傷后突然加重。經過保守治療后可以暫時緩解,但經過一段時間后還會再度發作。早期疼痛多由于髖關節充血、水腫、炎性滲出(致痛物質)、髖關節囊腫脹所致,晚期疼痛多由股骨頭及髖臼等骨質改變導致的骨性關節炎而痛。原發疾病距離疼痛出現的時間相差很大。
疼痛的發生可以是突然也可是隱匿漸進性,不同患者的疼痛嚴重程度差異也較大,若疼痛一般在休息時未消失,關節活動時加重甚至跛行,醫生對患者進行檢查時會發現髖關節的活動受限,尤其是內旋受限更明顯,則應高度懷疑有股骨頭壞死。